謝展寰稱已計劃興建骨灰龕位夠用至超過2040年

謝展寰表示,已計劃興建骨灰龕位夠用至超過2040年。(廖漢榮攝)
謝展寰表示,已計劃興建骨灰龕位夠用至超過2040年。(廖漢榮攝)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經審慎考慮骨灰龕位供應後,決定更改沙嶺用地作創科用途,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按現已計劃龕位數目,估計可使用至超過2040年。

謝展寰說,當局已決定落實42萬個龕位,合共有80多萬個,按每年有5至6萬人離世,加上綠色殯葬數字持續上升,由10年前每年約3000人增至目前約9000人,佔死亡人數超過15%。當局亦預計比率會上升,加上離世親人可共用鑫位,因此已計劃的龕位可使用至超過2040年,未來可再建龕位,包括在現存的墳場增建,相信爭議較少。

《施政報告》提出,落實興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謝展寰表示,由於新田科技城發展有地方牽涉到與三寶樹交界的漁塘,因此在現階段提出有關措施。他強調,就特首去年提到的發展大型濕地保護系統是絕不「走數」,已在政府工作計劃,有待漁護署完成報告,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整個濕地系統發展計劃工作。

另外,謝展寰表示,現存超過36000個公共或停車場充電位,有6萬輛電動車,比例約為1比2,情況不算差。他說,隨著未來政府所有停車場的停車位都會增設充電設施,以及新建樓宇均會安裝充電設施,預計本屆政府內至少有20萬個充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