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兩成留守長者疑出現中度或以上抑鬱症狀

調查發現,逾3成的留守長者表明不願主動向外界求助。(盧紫菁攝)
調查發現,逾3成的留守長者表明不願主動向外界求助。(盧紫菁攝)

一個商會的調查發現,超過兩成有子女移民的「留守長者」,疑似出現中度或以上的抑鬱症狀,但只有極少數人會向鄰居和政府部門求助,建議當局要加強對他們的醫療服務及社工資源。

經緯青年商會於今年6至7月,以電話及實體問卷形式訪問了112名60至96歲的「留守長者」,結果顯示27%受訪者指出與子女關係一般至不佳,21%與海外子女接觸少於每月一次。其中有26%長者疑似出現中度及以上的抑鬱症狀。

調查又發現,超過33%受訪者表明不願主動向外界求助,主要障礙包括難以啟齒、不懂得尋求社區支援,以及認為社區支援不足。商會形容情況令人擔憂。

至於留守長者的需求方面,商會指出醫療保障的需求最高佔48%,其次是生活照顧及社區支援。曾接受社福機構提供家居清潔、陪診、文娛等服務的留守長者,幾乎全部均認為接受服務有助改善他們的情緒,認為政府應更針對性地支援「留守長者」的需要,包括精神健康篩查及諮詢服務等,亦應加強對長者服務的宣傳,並增設鄰舍友善計劃,主動關注獨居的「留守長者」。

明愛安老服務高級督導主任陳淑嫻指出,社會尤其應關注以老護老的「留守長者」,她舉例有個案年屆80歲,需要照顧患認知障礙症的80多歲丈夫,兩名子女去年先後移民,其中女兒更是出發前一日才通知她,強調這類個案在心理及經濟上都需要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