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公私營醫療收費差距遠 不存在調整公營收費後推高私營

政府昨日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強調,調整收費並非為收回成本,又說政府沒有準確數字,在急症室調整收費後會有多少病人流向私營市場,但根據上次於2017年調整收費的經驗,有關數字約為5%,他期望今次調整收費後,急症室分流的人數會更多。
在立法會大會,鄉議局主席劉業強關注,調整收費會否令私營醫療機構趁機加價。盧寵茂說急症室求診人數,對於私營市場門診佔很少數,再加上現時公營醫療收費,仍與私營醫院收費相差很遠,因此不存在調整收費後,會推高私營市場的收費,形容「矮仔好難將高佬推得更高」。
民建聯議員梁熙關注政府會否考慮增加夜間診所,分流急症室的壓力。盧寵茂說,醫管局過去在流感季節、長假期前後,都有加強服務,並會繼續推動,同時鼓勵私家醫生延長診症時間及在假期提供更多服務。他強調公營醫療收費改革與推動基層醫療是環環相扣,如果純粹增加夜診而不調整急症室等服務收費,市民仍不會尋求私營診所的夜診服務。反之如果不增加夜診,調整收費後,市民將欠缺選擇,因此需要「兩條腿走路」。
另外,盧寵茂說,政府計劃今年稍後時間就增加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的立法建議進行諮詢。而由本港醫療衞生界7間主要機構成立的「醫學實證與臨床卓越研究所」,預計將於今年上半年內展開工作,他期望能夠協助業界識別成本效益的醫療方案,進一步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