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常首個清明節 掃墓市民:可以齊齊整整見先人

市民排隊搭巴士前往曾咀靈灰安置所。

【橙訊】今日是疫後全面復常首個清明節,前往各個墳場拜祭先人的孝子賢孫明顯比以往多。在將軍澳墳場,早上陸續有市民冒雨前往掃墓。有市民指今年疫情緩和,不用戴口罩行上山較為舒服,但受封路影響,長者要步行上山較為辛苦,希望墳場方面可以安排接駁車接送。沙田火車站往寶福山路段亦有警察維持秩序。

有市民指,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未有前來掃墓,故今年較以往準備更多祭品。但亦有市民指,近幾年掃墓都以輕便為主,只準備清香,認為心意最重要。 將軍澳墳場一帶實施封路,市民要徒步上山,沿路有民安隊成員協助有需要人士。

在鑽石山墳場,有市民說,去年仍要佩戴口罩及有限聚令,形容今年拜祭來得較輕鬆,可以齊齊整整見先人,不用分批拜祭。

市民到將軍澳墳場掃墓。

沙田寶福山亦有不少市民前往拜祭,有市民在位於排頭村的祭品店舖購買衣紙和鮮花,指清明節是中國人傳統節日,今年準備了近千元祭品,且有居住外國多年的親人回來,旨在彌補疫情三年都未前往拜祭的遺憾。

另外,早上約9時30分,屯門地鐵站公共交通交匯處已有市民打蛇餅等車前往曾咀靈灰安置所,現場有五至六名工作人員疏導人流,巴士加密班次,10分鐘左右即可上車。

羅太一家十幾口前往拜祭,她表示,清明正日前拜祭先祖是家中一直延續的習俗,去年因疫情嚴峻,未能前來祭祖。羅太說,今年人流與疫情前的清明差不多,她由九龍區過來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時間可以接受。

有市民指今年祭品價格略高。

問及取消所有防疫限制是否更便利,羅太直言自己年紀較大,仍會佩戴口罩,不會隨意脫口罩吃東西。她預計下午拜祭人流會更多,故和家人商量於今早前往。

市民方先生手持兩包祭品,花約數百元購買,直言今年祭品價格略高。他說,去年正值第五波疫情嚴峻期,他和家人亦有前來拜祭,原因是不希望破壞家族傳統。

有售賣祭品的店舖說,隨著社會復常,加上清明節前後一般都會有人來拜祭先人,預計今年生意會較往年疫情期間為佳,相信按年有兩成增長,又說今年內地的祭品來貨價有所上升,但暫時未有調整價格。

圖:星島、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