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情緒健康受公眾關注 市民籲政府投入更多社工資源

【橙訊】最近香港街頭頻發的命案令「情緒病」問題再次受到公眾關注。精神健康隱蔽、不易察覺變化,卻對個人和社會都非常重要,市民對此有何看法?《橙新聞》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上街頭進行採訪。

市民對慘案的發生表示惋惜,有說會在出街時更加注意周圍情況;同時,沒有對香港城市的安全問題表達過度驚慌的情緒,林先生說「這算是個別事件,應該不至影響每一個人的出門」,市民Simon也認為「香港是好安全的地方」。

對於事件背後隱藏的精神健康問題,雖然社會有設置救助熱線和社工機構,但資源有限、後續跟進不足,對七百萬基數的香港市民而言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市民劉小姐直言,「心理健康的輔導需要長期跟進,而且複診時間是否能縮短」?

梁小姐更是很動情地說,「他們(情緒病人)那個時候一定是很無助和絕望的,醫院又很難排隊,我們真是需要多多包容他們」,代先生則從中看到的是政府資源投入不足的問題,表示「社工的資源如果更多,可以做得更好」。

香港生活節奏快,被問到「壓力大的時候如何排解?」,大家給出很多答案,例如聽歌、運動、按摩、和朋友交流等等。察覺到壓力大是很正常的心理狀況,而如何去排解、正確處理消極情緒?這是個人和社會都需要嚴肅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