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上半年接逾120宗食肆投訴 片皮鴨放題入座後才告知售罄

消委會|上半年接逾120宗食肆投訴 以原價計算「加一」等銷售手法惹議

【橙訊】消委會公布今年首半年共接獲123宗涉及食肆銷售手法的投訴,當中的個案包括有食肆未有通知消費者已售罄部分食物下,仍以此作為「任食放題」的推廣,同時在以原價收取「加一」服務費等。消委會提醒商戶有責任提高收費透明度,消費者亦應留意各項優惠的條款和細則,並應主動向商戶確認,避免出現消費紛爭。

消委會表示在本港全面復常後,不少消費者已急不及待出外聚餐,而堂食優惠通常是挑選食肆的考慮因素之一。不過,消費者投訴的個案表示,預訂酒樓晚市大閘蟹和片皮鴨2小時「任飲任食」放題,入座後下單片皮鴨後但久候仍未送上,查詢店員後方得知片皮鴨售罄,事後亦拒絕提供會員優惠,以原價收取「加一」服務費,事主即時投訴後未獲積極處理,其後向消委會求助。

經消委會介入後,涉事的酒樓回覆指點餐紙已標明「部分食物售完即止」,優惠條款亦有寫明「加一」按原價計算。至於拒絕提供會員優惠的投訴,酒樓解釋是分店未能及時更新餐牌所致。消委會指,個案未能達成共識,已建議投訴人考慮循其他法律途徑追討。 

「買一送一」優惠屬人均價 易令消費者誤解

另有個案涉及一家燒肉店的「買一送一」優惠,但投訴人稱店方未有在海報標示價錢是優惠後的人均價。消委會表示在介入後,餐廳同意宣傳海報內容未盡清晰,顧客容昜誤解收費,已更改宣傳海報內容,於海報的價格前標示「每位」。

亦有餐廳未有標明,以電子方式結帳時仍以四捨五入計算。消委會表示商戶有責任提高收費透明度,在提供優惠時清楚註明哪些費用以原價計算,並在消費者進店時解釋,亦不應將四捨五入視為俗成規定。

消委會提醒享用優惠前應留意條款細則

消委會提醒市民,食肆優惠折扣形式變化多端,但在享用相關優惠前,應留意各種優惠的條款及細則,注意在網上平台推出的電子優惠券條款,建議消費者可將電子優惠券截圖或列印,保留相關憑證。另外,部分優惠券屬預繳式消費,存在一定風險,因此在購買前應考慮該食肆的經營規模及信譽,避免預繳金額過高,並應盡快使用優惠券。

圖︰消委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