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梁美儀:日方檢測數據涉轉移視線 本港現有進口管制可保障市民健康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圖:橙新聞

橙訊】日本政府不顧多方反對,上周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遭受廣泛抨擊。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化學系講座教授梁美儀今日接受《橙新聞》專訪指出,日方舉動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如今公布的檢測數據單一,涉嫌轉移視線。

日方早前稱,排入海前「處理水」及排放口周邊海水放射性元素「氚」含量合格,而在排水後首次對魚類檢驗,也驗不到氚。梁美儀對此指出,核污水本身畢竟經過處理,又經過海水稀釋,因此即使在魚身上驗不到氚也是正常,然而真正需要關注的乃是氚以外的元素,但日方並未就此進行公布。

此外,他強調,部分放射性元素,例如銫、鍶等等,會隨著排放進入海底泥,需要對海底泥進行檢測,才能了解有關元素濃度是否升高或影響生態系統。然而日方沒有公布檢測海底泥的樣本。

梁美儀說,日方此前提供「處理水」樣本供國際原子能機構化驗,發現其中除了氚,還有七種放射性元素,這些元素會隨著核污水排放沉入海地,通過食物鏈傳播,甚至逐步累積而增加濃度。他舉例說,五月份日本曾發現一條魚的銫超標180倍,這就非常值得擔心。梁美儀認為,日方主要公布氚的監測數據,有轉移視線之嫌。

福島港灣此前曾捕獲「銫超標180倍的海魚。資料圖片

如今核污水排海已經成為現實,香港市民應如何應對?梁美儀表示,一般市民不用太擔心,雖然核污水排放確實造成污染,因為污染物來到香港時濃度已經比較低。他舉例說,當年日本311大地震後,福島核事故發生,彼時產生大量核污水直接排海,情況較現在更加惡劣,但當年香港附近水域也沒有檢測到異樣。

此外,核污水排放主要影響大海,對陸上產品影響有限,他認為,特區政府目前針對水產等產品的管制,同時抽查陸上產品,已能夠應對,保障市民健康,經過檢查的產品可以放心食用。

梁美儀還向遊日的市民提供了不少實用建議,例如到日本旅遊期間,若食用海產要「精明」,問清楚來源,避開輻射嚴重的地方;污染可能隨著食物鏈倍增,食物鏈最高層的獵食者,如大型吞拿魚等,或許會積累較多污染物,因而淺嘗為妙;此外,一些生活在海底泥中的海產,有污染的機會也比較大;孕婦或幼兒應少食用海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