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家中外主流媒體1604名記者參與第20屆東博會、峰會傳播!國內外主流媒體盛讚「東博時刻」

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記者 李湘萍

20年前,中國—東盟相約在廣西南寧每年相聚一次,成就「東博時刻」。20年後,恰逢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新冠疫情後全面恢復線下舉辦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鑲鑽成冠」,彙聚全球目光。

裝扮一新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記者 周軍 攝裝扮一新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記者 周軍 攝

9月16日至19日,來自全球167家中外媒體的1604名記者彙聚南寧,採訪報導第20屆東博會、峰會,在綻放的「朱槿花」下,共同見證和講述中國與東盟「和合共生建家園,命運與共向未來」的生動實踐、豐碩成果、美好願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21日,國內外媒體刊播相關新聞約1.86萬篇(次),新媒體閱讀量約31億次。

媒體記者在東博會現場採訪報導。廣西雲客戶端記者 王希 攝媒體記者在東博會現場採訪報導。廣西雲客戶端記者 王希 攝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山水相連、人緣相親的中國與東盟國家該如何共同應對?如何用足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平台功能,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緊扣這些事關當下與未來的議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等中央媒體,通過報刊、網絡、電視、新媒體平台等多種渠道,推出立體式、全方位報導,向國際社會展現解決世界與地區問題的中國方案。

在此次報導中,中央媒體權威發聲,推出一系列重磅報導、深度報導、評論言論,積極引領國內外主流輿論。《人民日報》9月15日刊發自治區主要領導署名文章,聯動人民網、環球時報、海外版等刊發稿件370餘篇。9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發的評論文章《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家園》指出,「本屆東博會和投資峰會簽約項目數量和總投資額均創曆屆之最,亮眼的成績單折射出各方對中國經濟發展、市場繁榮的堅定信心,也真切反映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深度和熱度。」

《人民日報》9月15日刊發自治區主要領導署名文章《和合共生建家園 命運與共向未來》。

《人民日報》9月21日刊發評論文章《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家園》。

新華社全媒體、多語種推出相關報導1200餘條,新媒體閱讀量超10億人次;聯合越南河內和緬甸仰光分社推出《三國跨境聯動直播 | 新華社記者帶你感受東博會20年成果》等重點報導,發揮泰國、印尼、巴基斯坦、日本、南韓等多語種專線優勢,向海外推送稿件400餘篇(條、次),《新華英文頭條:從榴蓮熱看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成果》《東盟國家領導人盛讚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等一系列稿件被馬來西亞《星報》、越南《人民報》、巴基斯坦《烏爾都觀點報》等眾多境外媒體採用,向海內外充分報導中國與東盟共建共贏共享的纍纍碩果。

新華社推出《三國跨境聯動直播 | 新華社記者帶你感受東博會20年成果》。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新聞聯播》《新聞30分》《朝聞天下》《中國新聞》《天下財經》等重點新聞欄目和新媒體客戶端發稿500多篇,全媒體閱讀量約15億次。東博會、峰會會期,《新聞聯播》每天播發相關報導,先後播出《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今天開展》《李強出席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禮並致辭》《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簽約項目總投資超4800億元》《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今天閉幕》等重點報導,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報導東博會和峰會開幕禮。

光明日報調動國內外資源,刊發消息、評論、深度報導106篇,其中《中國東盟夥伴關係新起點上再出發》《感受東博會:「市場很大 機會很多」》《「牽手」東博會 開放謀未來》《從中國—東盟博覽會看中國制度型開放》等深度報導份量十足。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集中優勢資源,發揮各自特點,密集地對東博會、峰會進行多角度報導,向受眾傳遞新動態、新視角、新觀察,以及東博會和峰會創辦20年來取得的成就。

光明日報刊發文章《中國東盟夥伴關係新起點上再出發》。

聚焦報導東博會、峰會,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分享中國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中國經驗、中國智慧,是不少境外媒體奔赴這場合作之約的期待所在。

印尼《印華日報》《印尼商報》《千島日報》,泰國《京華日報》《中華日報》《世界日報》,柬埔寨《華商日報》《高棉日報》、東盟通訊社,菲律賓《商報》《華報》《聯合日報》、亞太通訊社,俄羅斯龍報網,法國歐洲時報網,美國僑報網等主流媒體積極報導東博會、峰會盛況,廣泛傳播中國與東盟和合共生的典範,增進了國際社會特別是東盟國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東盟「五大家園」等重要理念的理解和認同,唱響和平發展主旋律,發出合作共贏好聲音。

柬埔寨《華商日報》版面截圖
柬埔寨《華商日報》版面截圖柬埔寨《華商日報》版面截圖
泰國《世界日報》版面截圖泰國《世界日報》版面截圖

境外媒體還通過與自治區主流媒體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主動推動合作傳播,擴大報導範圍與力度。柬埔寨柬中時報官網、印尼國際日報官網、泰國暹羅網、新加坡新馬傳媒等20家海外媒體依託廣西日報-廣西雲·東盟國際傳播聯絡站,推出東博會、峰會文圖影片報導500多篇次,報紙專版15個。

香港《文彙報》、澳門《澳門日報》以及老撾畢特寮通訊社、柬埔寨《高棉時報》、菲律賓《星報》等境外媒體刊發專版報導7個。

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等國家廣播電視媒體聯合廣西廣播電視台北部灣之聲,以及我國安徽、貴州、江蘇、天津、吉林等省市媒體共同製作《繁花盛放的「一帶一路」——中國—東盟十一國十三台特別節目》,集中展播中柬泰越合拍《一灣一世界》、中柬合拍《患難與共中柬情》、中老合拍《光陰的故事》、中老泰柬合拍《同飲一江水 瀾湄花正開》等優秀紀錄片,促進各國民眾相知相親。

與此同時,新加坡《聯合早報》、日本經濟新聞、菲律賓通訊社、越南人民電視台、越南人民網、柬埔寨BTV、《北歐華人報》以及香港《南華早報》等境外媒體也相繼推出系列重點報導。多次來桂採訪的柬埔寨東盟通訊社記者劉曉光表示:「希望東博會、峰會越辦越好,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裏獲得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發展機遇。」

媒體交流你來我往,海內海外同頻共振。盛會開幕前夕,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廣西日報社、廣西廣播電視台34名記者奔赴東盟10國,開展「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2023廣西媒體東盟行採訪活動,深入報導「一帶一路」建設為東盟民眾帶來的實惠便利,全景展示「新海絲」上的廣西力量。截至9月21日,該活動累計刊發10個跨聯版紙媒報導、4個圖片專版、30集廣播電視節目,推出影片、創意海報、VLOG、圖集等融媒體報導1022篇(條),向海外媒體推送報導540多篇條,海內外新媒體閱讀量約5700萬次。活動還舉辦了線下成果展,以「實體展+文創產品」的形式,向與會各方賓客提供形式多樣的傳媒產品,提升了報導的現場感、互動力、吸引力,得到中宣部領導點讚。

今年,網絡傳播端湧現出多個與東博會、峰會相關的爆款產品,新華社推出的新媒體產品《為什麼是廣西?》,全網瀏覽量超千萬次;廣西日報-廣西雲推出的「山海相擁繪新章——東博會和峰會創辦20週年特別報導」,以一組組裸眼3D海報,從「陸」「空」「海」多維度展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截至9月21日,該系列宣傳產品全平台閱讀量約360萬次;廣西廣播電視台推出短影片《#2023年東博會、峰會開幕大會 馬來西亞總理用中文問好》,點擊量約458萬次。抖音平台「2023年東博會峰會」「東博會進行時」等話題頁,播放量超1400萬次;「東博會20載結碩果 勇立潮頭再跨越」「中國東盟夥伴關係新起點上再出發」等8個話題進入新浪微博熱搜、今日頭條熱榜、百度熱搜等排行榜前3位,「#微觀中國東盟博覽會#」單個話題總閱讀量超2.1億次。

新華社推出影片《為什麼是廣西?》。

廣西日報-廣西雲推出「山海相擁繪新章——東博會和峰會創辦20週年特別報導」。

廣西廣播電視台推出短影片《#2023年東博會、峰會開幕大會 馬來西亞總理用中文問好》。

廣西日報版面截圖廣西日報版面截圖

點擊圖片鏈接關注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