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羅斯怎樣才能像中國那樣發展

俄羅斯“自由媒體”6月8日文章,原題:俄羅斯需要中國的什麼經驗才能以同樣速度發展。

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部長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表示,俄近年來一直關注中國在管理經濟方面的經驗。中國的做法是製定長遠的未來規劃。對俄來說,在當前動盪形勢下,轉向東方是應長期考慮的穩定前景。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表示:“我們必須研究中國在經濟宏觀和微觀管理方面的做法……數十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在諸多經濟領域已是世界領軍者,相關經驗值得最深入切實的研究。”

當中國開始改革開放時,我們仍實行教條主義。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其在短短40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當然,不能說近年來俄羅斯沒有借鑒中國經驗。俄曾嚐試建立經濟特區。遺憾的是,嚐試失敗了。令中國吸引數萬億美元投資並提升整個國家經濟的辦法,在我們這裏卻是一場空。

近年來,俄羅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投入大量資金,對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但與中國已投入和正在投入的無法相比。中國建設的獨一無二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網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航空運輸業亦是如此。同時,中國政府在研發領域投入巨額資金,並鼓勵私企參與。最終,中國幾乎從零開始創建了自己的高科技工業。

中國的優勢在於製定了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俄羅斯也有這類規劃,但與我們不同,中國的規劃都得到嚴格實施。在中國,各階層的居民都從改革中受益,這是國家穩定的保障。中國已按聯合國標準完成脫貧,同時,醫療、養老和社保體系迅速完善。中國還實施嚴厲反腐措施,腐敗分子無論職務多高,都會受到懲罰。

中國成功地將自己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技術領先的經濟體。中國許多有益的經驗值得俄羅斯學習借鑒。當然,我們必須認真、客觀地研究中國的經驗。而漢學應當在俄羅斯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米哈伊爾·莫羅佐夫,柳玉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