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觀察|“史上最嚴重”野火席捲夏威夷 恐損失60億美元

近日,美國夏威夷毛伊島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大火。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14日報導,目前遇難人數已上升至99人,仍有約1300人失蹤。

滾滾濃煙伴隨著熊熊烈火,人們在街道中艱難爬行。

周圍的建築物被燒成廢墟,如同末日煉獄般的慘景,讓人看著頭皮發麻。

同樣,在美國上方的加拿大,持續了兩個多月的野火仍在燃燒。據加拿大跨部門林火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加拿大全國仍有1119處森林火場在燃燒,其中半數以上處於失控狀態。濃煙蓋過整片天空,近16.8萬人被迫撤離。

大量煙塵在低壓影響下向東南方向,進入美國東北部,導致美國首都華盛頓和最大城市紐約等地被濃煙籠罩。人們在絕望中看著這片黃煙,有種置身火星般的異空間體驗。

北美地區野火頻發,造成嚴重損失

今年夏天創紀錄的高溫導致了野火,迫使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和歐洲幾個地區大規模疏散。據加拿大跨部門林火中心數據顯示,加拿大今年以來已發生超過5600起森林火災,過火面積已超過13.1萬平方公里,持續打破曆史紀錄。加拿大野火產生的濃煙席捲了整個美國,致使美國空氣質量遭受惡劣影響。乾燥的夏季條件和強烈的颶風更是助長了夏威夷各地火災持續燃燒。

野火後的拉海納,被燒燬的房屋和建築物

夏威夷當地報告描述了火焰造成的破壞狀態,目擊者稱火焰燃燒得非常熱,以至於看起來是白色的。幾個社區不得不完全撤離,當地人不得不逃入大海以躲避迅速推進的火焰。

據當地官員稱,截至當地週六,搜救隊僅搜查了3%的地區,該官員表示,“現在他們正一個街一個街區搜索中,很快就會開始進入建築物(進行搜索)。”夏威夷州長表示:“救援人員目前每天可能發現10-20名受害者。”他還說到:“這是我們經曆過的最大的自然災害,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恢復。”據該官員估計,此次火災將造成接近60億美元的損失。

夏威夷官方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向那些被破壞性野火摧毀的家庭和社區表示最深切的哀悼。”“我們的心和思想與夏威夷人民和抗擊野火的急救人員同在。”

一名男子在火災後的街道中行走

部分歐美國家和中國對於野火災害預防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近年來野火頻發,然而部分歐美國家和我國預防處理方式有所不同。在加拿大的林火事件中,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哲研究員曾提到,我國對於林火事件大多採取多預防和預警措施。由於極端林火行為在短時間內傳播速度極快,造成危害範圍巨大,人為很難撲滅,屬於科技難題,所以最重要的應對方式是做好預防工作。

其中限制人為帶火源進山林是預防的重要手段。因為山林起火原因分為雷擊等自然起火和人為起火兩種原因。自然起火無法控製,控製人為起火則是控製林火的重要工作。其次,植樹造林時,選擇摘造可燃性較低的植物也是預防起火的有效手段。還可加強森林撲火能力建設。如加強防火區域巡查、建立瞭望塔等。

當遇到野火已經發生的情況,則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撲滅。火燒面積過大時,人為干預效果不高。

而對於歐美地區來說,由於防火資源嚴重不足,所以主要是根據優先級別來進行防火,對於優先級別大的區域,比如有重要資源、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會優先進行干預。

持續燃燒的加拿大野火

毛伊島火災後,人類健康風險仍然存在

在該國最致命的野火災難之後,返回夏威夷海濱小鎮拉海納和其他毛伊社區的人們還將面臨更多的危險。

當火災在社區蔓延時,會燒燬經過處理的木材、塑料、油漆、危險家庭廢物,以及車輛和熔化塑料水管,這些物品都會釋放有毒氣體和顆粒。

許多空氣中的汙染物落到地上,當有風吹動時,有害顆粒就會攪入空氣中,人們很容易吸入它們。

化學物質也會汙染供水。2023年8月11日,毛伊縣對受野火影響的拉海納和上庫拉地區發佈了“不安全水”警報,警告居民僅使用瓶裝礦泉水飲用和烹飪,不要依賴沸騰的自來水,因為有有害化學品的風險。

即使沒有被燃燒的建築也可能含有汙染物。顆粒和蒸汽可以通過裂縫、門、窗進入建築物。其中一些汙染物附著在表面上,而另一些汙染物則穿透織物,粘在牆壁上並進入空氣管道。

在消防和清理期間、以及下雨時,汙染物還可能會衝入水道並最終進入海洋。

受災前的毛伊島

拉海納沿著毛伊島的西海岸延伸,長期以來一直是觀看海龜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熱門地點。這些海洋生物也可能面臨被燒燬的沿海建築和徑流的汙染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