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學上,中非民心亦相通

轉自:新華國際頭條

八月正值肯尼亞的旅遊旺季,馬賽馬拉大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世界遊客。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也來到了肯尼亞。非洲之行,讓他感受到中國和非洲大陸雖遠隔萬里,但卻因合作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彼此連接,互聯互通更體現在包括文學在內的民心相通上。

今年夏天,莫言與北京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王振決定一同前往肯尼亞採風,將東非的人文風情通過他們二人創辦的“兩塊磚墨訊”公眾號展示給讀者。

在乘坐蒙內鐵路後,莫言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這一次跨出國門,來到肯尼亞看東非大裂穀,看遼闊的大草原,同時也看到了我們中國建築隊伍在非洲大地上留下的成績。”

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建設的首條鐵路,是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蒙內鐵路上運行的所有機車車輛全部來自中國中車。蒙內鐵路運營方預計,到2023年底,將累計完成貨運量2300萬噸、客運量1300萬人次。

這是5月23日在肯尼亞內羅畢拍攝的蒙內鐵路內羅畢站站台。新華社記者王冠森攝

莫言說,中國和非洲大陸相隔萬里、如此不同,但又因鐵路、港口等共建項目彼此連接,而這種互聯互通不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更體現在民心相通,“這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敬畏”。

在蒙巴薩,中國建設者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改施工路線,保護紅樹林及相關物種棲息地,贏得當地居民極高讚譽。

2022年7月27日,在肯尼亞蒙巴薩紅樹林旁,一列貨運列車行駛在蒙內鐵路線上。新華社記者董江輝攝

莫言希望更多中國作家團到訪肯尼亞和非洲大陸,與當地作家面對面交流。他說,如果給肯尼亞的讀者推薦一本自己的書,他會選擇《紅高粱家族》,因為這本書與肯尼亞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著作《一粒麥種》有相似之處,讀者會產生共鳴。“在文學上,民心亦相通。中非合作在文學領域也有很大潛力等待挖掘。”

莫言說,肯尼亞之行給了他很多啟發,他將記錄下所見所聞,讓更多國內讀者瞭解肯尼亞,瞭解非洲,瞭解中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