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探訪福島第一核電站,東電稱沒考慮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本政府啟動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引發多方強烈反對和批評。27日,在東京電力公司開啟核汙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台記者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實地探訪日本核汙染水排海設備。

東京電力公司要求記者不能自由錄音錄像

此次外國媒體團共有來自7家媒體的9名記者參加。途中,東京電力公司要求記者不能自由錄音錄像,全程要在工作人員陪同下進行。

在進行了必要的防護,並且聽取了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對多核素去除裝置的說明之後,記者來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五號機組前,排水設備基本聚集在這裏。這也是他們此次採訪唯一可以進行出鏡的地方。

總台記者介紹:“海水和核汙染水混合之後,將會通過一根藍色的粗管子,最後再通過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到大海里。”

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沒有考慮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汙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是關鍵。

當天,東電公司安排記者進入多核素去除裝置的遠程控製室,進行參觀和說明。採訪中,東電工作人員多次強調,一旦出現技術問題,他們有多重應急方案可以停止。

但當記者問到如果核汙染水排放系統出現問題,有沒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汙染水處置辦法時,東電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考慮過核汙染水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方稱“處理水”沒問題

是自說自話

日方堅持把經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的核汙染水稱為“處理水”,認為“處理水”已達標可排。但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汙染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始終存有疑慮。

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在運行期間曾發生漏水、放射性物質超標、濾網損壞等多種問題。東電公司迄今未曾公佈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的設計或使用壽命,並且缺乏獨立的第三方監督機制對“處理水”進行監測。 

如果太平洋海域周邊國家、太平洋島國、漁業團體、環保組織等利益攸關方不能參與監督,日方一口咬定所謂“處理水”沒問題就是自說自話。 

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日方將核汙染水一排了之,必將長期受到國際社會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