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如果改名“婆羅多”,印度洋也許就能被“解套”了

印度孟買一景。視覺中國 資料圖印度孟買一景。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中國有句老話:“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然而,南亞“一哥”,南亞次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印度,近日似乎鐵了心要改名字——把“印度”(Inida)改成“婆羅多”(Bharat,亦有譯作“巴拉特”者)。在印度總統向即將參加G20峰會的各國領導人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中,印度總統穆爾穆的稱呼是“婆羅多總統”。而印度政府可能會在9月18日至22日舉行的議會特別會議上,正式提出一項把印度的英文名稱India更改為Bharat的提議並在會議上進行審議。

這是為什麼?印度此舉又說明了什麼呢?

據印媒稱,“Bharat”是梵語詞彙,字面意思是“承載/攜帶”,引申為“尋找光明/知識的人”。而在曆史上印度被稱為“婆羅多”,意思正是“尋找光明/知識者”。

印度人不喜歡“印度”,據說是因為這個詞不是他們本來的自稱,而是英國殖民者對當地人的他稱和蔑稱。這種解釋大體也說得通,但要理解個中緣由,恐怕還要考慮到當前印度的政治現實、國際博弈態勢與“人類曆史的進程”。

首先,改名聲浪高漲,本身就是印度國家民族主義和印度教民族主義全面崛起的標誌。

眾所周知,改名無論是對一個國家,還是對一座城市(比如韓國首都首爾,曾叫漢城)而言,都是一件費時費力費資源的大事。地圖重新製作,所有城市地標要更換,書本教材要重寫;連外國政府、外國企業、外國遊客也會跟著支付相當成本。所以,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非必要不改名”。

而如今印度卻摩拳擦掌地要改名,這就很能夠說明一些民意上的問題——印度人的民族主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高度”已經高到,即便要支付巨額的財政成本,動用政府資源,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印度政客們都不得不去努力迎合這種社會層面的集體思潮,否則就會被選民拋棄。如果聯繫印度近年來GDP趕法超英,以及最近月球和太陽探測器相繼上天等事實,這其中的因果邏輯就不難理解了。此其一。

其二,我們知道,印度人長期以來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印度洋是印度人的洋”(Indian Ocean is Indians’ ocean),或者說,印度想把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湖”、獨霸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這種說法和圖謀既沒有曆史依據,也沒有國際法支撐,印度也拿不出足夠的實力把偌大一個印度洋變成自己私家的小池塘。

熟悉印度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上千年的時間里,“印度”“身毒”“印度斯坦”等名字,都只是一個地理名詞(geographic terms),指南亞次大陸的這片區域,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及其所創造的文明(civilization)。

作為一個文明,印度文明是真實存在且曆史悠久而光輝燦爛的。但作為一個“國家”(state),印度則非常年輕。而要從“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角度去審視印度,那年頭就更短了。“印度”作為一個現代政治學意義上的主權獨立之國家(India as a sovereign state and an independent nation),是當年大英帝國殖民的遺產。印度政客、選民當然都不會承認這一點,但他們在接收,有時甚至明搶大英帝國戰略遺產的時候,卻絲毫沒有什麼“民族自豪感”。

包括“印度洋”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英國人恰巧占領了印度這片土地,然後將其殖民、統治、改造、捏合成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雖然各地仍有大量土邦王爺,但作為統一象徵的英女王、總督具有最高權威),印度不會存在。而英國人所聲稱、並一直流傳至今的“印度洋”的稱呼,也被印度人強行拿來,去炮製他們與該片海域的某種特殊的牽連,或者去論證他們對這片海域某種先天的、法理上問心無愧、當仁不讓的“所有權”。然而,以上這些不過是主觀臆想和民族主義妄念,全無國際法的法理依據,只是一種民族主義的情緒宣泄而已。

但現在,事情正在起變化。印度有決定自己國名的自由和權力,但他們不能在21世紀再隨隨便便去更改海洋的名字。一旦印度把自己的國名更改了,接下來是不可以再把“印度洋”改為“婆羅多洋”(Bharat Ocean)的。“印度人”“印度國”和“印度洋”都共用一個名詞India,不過是英國殖民者擺下的烏龍而已。這種所謂“特殊聯繫”,本就蒼白無力,只是機緣巧合而已,如今印度若是改名,則反而是給印度洋“解套”了。

(王鵬,華中科技大學 國家治理研究院 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