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被列為巴勒斯坦世遺,以色列不幹

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17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辦的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審議,將“古傑里科-塔爾蘇丹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使其成為巴勒斯坦的第四處世界文化遺產,此舉受到巴勒斯坦方面的歡迎,但遭到以色列當局的強烈反對。

“古傑里科-塔爾蘇丹遺址”位於約旦河西岸地區的傑里科市。《環球時報》記者曾兩次赴傑里科採訪,看到那裡古蹟眾多。考古挖掘和研究表明,傑里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還有古代防禦工事,人類居住史長達9000多年。

這一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17日發表聲明表示歡迎,稱這是對傑里科“文化、經濟和政治意義”的認可,也是“人類發展史”的證明。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旅遊和文物部長魯拉·馬亞強調這一決定的重要性,稱該遺址是巴勒斯坦多元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寶貴組成部分。不少當地巴勒斯坦人也歡呼雀躍,對這一曆史遺蹟被列入聯合國遺產名錄感到榮幸。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表示,巴勒斯坦將繼續妥善保護該遺址。

然而,據《以色列時報》17日報導,以色列外交部表示譴責,稱此舉是“巴勒斯坦人憤世嫉俗地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將該組織政治化的又一表現”。以色列方面表示要採取行動,改變這一“扭曲的決定”。

《以色列時報》稱,曆史遺產長期以來是巴以衝突的眾多熱點之一,雙方都利用考古證據來證明自己與聖地之間的聯繫。在《聖經》中,傑里科被叫作耶利哥。根據《聖經》記載,傑里科(耶利哥城)是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後攻打的第一個城市,約在公元前14世紀下半葉被摧毀。

1949年傑里科歸屬約旦後,附近建有兩大阿拉伯難民營。1967年阿以戰爭中,該地被以色列占領。1993年9月,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華盛頓簽署“奧斯陸協議”,允許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傑里科地區先行自治,1994年5月又簽署該協議的執行協議,隨後傑里科從以色列占領下獲得解放。

現在,傑里科因其曆史古蹟和鄰近死海而成為巴勒斯坦的熱門旅遊景點。

2011年,以色列反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巴勒斯坦為其成員國,但未能成功。2019年,以色列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長“歧視以色列”為由退出該組織,至今未再加入。不過,以色列仍是《世界遺產公約》的締約國。卡塔爾半島電視台評論稱:“巴以衝突延伸到文化領域,這使得雙方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和棘手,矛盾也更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