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孩子”模式仍是美主流價值觀

9月3日,美國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舉行近300對夫妻參加的誓言重續儀式,慶祝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婚禮之都”70週年。 (法新社)

美國《紐約時報》9月16日文章,原題:結婚生子的文化壓力依然巨大

我經常想起電影《無間道風雲》中的一個場景:一個年輕、野心勃勃的警察告訴他的上司,他要結婚了。隊長告訴他那是好事,“婚姻是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婚男人似乎更穩定”。他還說了一些話,大意是:當人們看到婚戒,會認為至少有人能忍受這個傢伙。

美國社會認為結婚很重要

美國結婚率和出生率的下降是若干經濟和社會因素的綜合產物,儘管人們對此普遍擔心,但在《無間道風雲》那個電影場景中粗略表達的情緒,仍然是迄今為止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文化信息:婚姻=好。這就是為什麼《華盛頓郵報》最近在一篇報導中,花了幾千字的篇幅來探究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蒂姆·斯科特有沒有女朋友的原因。

就個人而言,我並不關心政治人物是否已婚,因為我覺得這與他們的領導能力沒有任何關係。但我認為在我有生之年,美國人不會選出一位從未結過婚的總統。總統是我們國家的化身,大多數人都希望白宮里的人能表現出理想化的家庭形象。即使是醜聞纏身的前總統特朗普,也常常發佈與家人的合影。

所有這些都讓我想到了一篇閱讀量很高的文章,題為《為什麼我們的友誼不能在你們的孩子出生後繼續存在?》作者戴維斯詳細描述了親密的朋友為人父母而你沒有孩子時可能出現的分歧——有孩子的人:疲憊、乏味、渾身都是嬰兒的回嘔物,沒有時間出門看電影;沒有孩子的人:自戀、享受各種遊戲。因為這些小問題,雙方很容易疏遠。

我從兩個層面來看待這篇文章的觀點,文化層面和個人層面。在文化方面,我認為,當人們到了三四十歲還沒有結婚生子,有人就會用電影《無間道風雲》的方式來評判他們。許多美國人認為,各種家庭結構都是可以接受的,但絕大多數美國人仍覺得,最理想的家庭結構是“丈夫和妻子一起撫養孩子”。儘管人們對婚姻和生育率下降感到擔憂,但改變老套的文化腳本仍然具有挑戰性。

希望孩子由親生父母撫養

絕大多數(75%)美國人在40歲之前結婚,一旦到了40歲,超過75%的男性和超過80%的女性會有親生孩子。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更廣泛的文化早早對婚姻和家庭施加更大壓力,就不會有這麼多單親父母了。我總是在想,社會文化到底是什麼時候停止推動婚姻和生孩子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大約一半的成年人表示,由已婚父母撫養的孩子越來越少,而這將對美國未來產生負面影響。在我看來,如今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和互聯網都致力於價值龐大的娛樂產業,“婚姻—孩子”模式的主導地位似乎仍然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父母會感到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受到評判,而以不熟悉的身份進入一個未知的生活階段會讓人感到不穩定。我研究育兒內容已經很長時間了,當你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時,很難保持與朋友的關係。此外,你還可能要處理強烈的情緒和產後併發症。

很多人抱怨,當父母后不能像以前那樣參加聚會。但在我有孩子之前,我就已經大部分晚上都待在家裡了,有了孩子後,一切都變成了金錢和精力的問題。養孩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昂貴,而且很難遇到可靠的保姆。

不會影響個人社交

不過,有很多方法可以彌補生活階段變化帶來的分歧。我先於所有親密的朋友養育孩子,很警惕僅僅因為父母身份而結交新朋友。畢竟,生養孩子是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事情,它並不是讓一段關係保持牢固的基礎。 我那些沒有孩子的朋友會在我的孩子上床睡覺後過來喝酒看電視,他們之後會去參加其他活動,我喜歡他們這樣。有時,我也去和他們一起吃晚飯。我不會錯過他們的重要事件,也經常給他們發短信。儘管我的孩子現在都長大了,但我仍然很反感那種“父母只會談論育兒,除了孩子之外沒有其他興趣”的想法。

但如果沒有溝通這些感受,養育孩子有可能毀掉一段友誼。雙方自尊心受到的傷害可能更多與理想化家庭的文化壓力有關,今天的年輕人仍然被這種壓力裹挾,這並非友誼破裂,也不是為人父母和非父母身份之間固有的矛盾。如果友誼是一段長期關係,很有可能會經曆一些保持距離的日子。真正的問題可能是,任何形式的友誼都很少能真正長久。(作者傑西卡·格羅斯,陳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