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知恩:共建“一帶一路” 建議中國西部抓住東盟機遇|絲路十年·高端訪談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十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為世界開闢了一條機遇大道,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中第一個公開表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伴隨兩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化,2022年,中新雙邊貿易額為1151.3億美元,同比增長22.8%。9月20日,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陳知恩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他對“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遇的觀察。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今年5月到四川進行了經貿考察,新加坡企業對考察中國西部、尋找商機重現興趣……”陳知恩建議,在“一帶一路”發展10年之際,中國西部可以加大對東盟的關注,利用鄰近東盟的地理優勢,通過國際陸海新通道加強與東盟的互聯互通,抓住東盟這一龐大的新興市場。

▲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陳知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陳知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共建“一帶一路”

新加坡是較早的參與者和強有力的支持者

封面新聞:您認為,新加坡如何看待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

陳知恩:“一帶一路”倡議滿足了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的需求。完善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貿合作,也有利於加強其他國家和地區彼此之間的經貿合作。正因為如此,新加坡作為開放型經濟體和全球中心,是“一帶一路”建設的較早參與者和強有力支持者。

新加坡參與“一帶一路”有四大平台,即基礎建設聯通、金融聯通、第三方合作、專業和法律服務。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為亞洲金融需求提供中介服務,包括為許多“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聯合融資和風險管理服務。

新加坡是一個中立的第三方場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企業可以在這裏快速有效地解決商業糾紛。我們的調解中心、國際仲裁中心和國際商事法庭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可以與中國現有的機構形成互補。我們在全球範圍內解決標準化商業糾紛的時間最短,我們希望幫助推動“一帶一路”的相關項目。

新加坡還與中國合作,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下開發新的國際陸海新通道(CCI-ILSTC)。這是新加坡與中國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國際陸海新通道將中國西部的貨物到達東南亞的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二,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具體體現。在疫情期間,國際陸海新通道也被證明是傳統貿易路線的可行替代方案,在此期間貨物流量有所增加。

“牽手”中國西部

聚焦四大優先領域進行合作

封面新聞:就您觀察,就中國西部與新加坡的合作來說,十年來呈現了怎樣的變化?

陳知恩:多年來,中國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也是中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今年早些時候,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副總理黃循財相繼訪華。在此期間,新加坡和中國正式將雙邊關係提升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這標誌著兩國合作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為雙方攜手再攀高峰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西部地區,我們雙方關係也愈發密切。這以新中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CCI)以及新加坡-四川貿易與投資委員會(SSTIC)的緊密合作為基礎。

雙方不僅在航空、交通物流、金融服務、信息通信四大優先合作領域取得良好進展,而且在人才培養、醫療、農業食品、旅遊等其他領域也促進了合作。在四川,我們的合作得到了新加坡-四川貿易與投資委員會(SSTIC)的支持。這是我們與中國省份建立的八個經貿合作理事會之一。今年6月,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到訪成都,與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相關負責人一起討論了未來在綠色經濟等方面的合作途徑,雙方都認為盡快恢復新蓉兩地航班頻次非常重要。

未來:加強互聯互通

建議加強與東盟的合作

封面新聞:“一帶一路”倡議走過10年之後,您認為未來雙方的合作將進入一個怎樣的新階段?請您為未來雙方的合作方向支招。

陳知恩:自2020年以來,東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東盟是一個由10個成員國組成的區域集團,目前GDP總額約為3.6萬億美元,擁有年輕且不斷增長的人口(6.5億人;年齡中位數小於30歲)。這一“人口最佳點”與東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經濟機會相結合,將使更多的全球製造商在東盟建立基地。

新加坡是東盟的創始成員國之一。我們穩定的經濟、友好的營商環境和高技能的勞動力,使我們成為跨國公司和中小企業在東盟建立或拓展業務的戰略樞紐和門戶。多年來,我們建立了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網絡,使新加坡的出口商和投資者享受到關稅優惠、行業優惠準入、更快進入市場以及東盟和全球市場的知識產權保護等諸多好處。加上我們發達的物流、航運、航空和金融行業,我們可以成為東南亞地區的跨國公司和中小企業的一站式基地。

與此同時,中國西部地區具有鄰近東盟的地理優勢,正通過國際陸海新通道加強與東盟的互聯互通。我認為,中國西部有空間和機會利用中國與東盟/新加坡之間長期而強勁的經貿關係,加強經濟聯繫,並增加對東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