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避免新中東戰爭,巴以問題不能再拖了

不少人說這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得比較突然,表面上看確實如此,哈馬斯在以軍預料之外、防範不足的情況下展開突襲,打了以方一個措手不及,因此造成了震動世界的重大傷亡。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勢必導致更多的流血與暴力升級,儘管我們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但可能很難阻止它的發生。國際和平力量在巴以衝突面前遠不夠強大,這是難以迴避的無奈事實,也是需要國際社會更強有力地集體努力加以改變的。

從更深層次講,這次衝突不但並不突然,而且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它再次以鮮血和生命昭告世人,如果不對巴勒斯坦問題落實“治本”之策,不去推動和平進程,流血衝突就會反複上演。這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遭到了在巴勒斯坦問題上負有主要責任和影響的西方國家的長期無視。

多年來,中國在聯合國等重大多邊場合反複呼籲,國際社會必須把巴勒斯坦問題放在國際議程的更優先位置,必須以更強的緊迫感推進“兩國方案”,就在此次衝突爆發前不久,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還在說這個事。現在,這個必要性和緊迫性又加了一個等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需要看到,巴以問題是一個複雜問題的集合體,外部勢力幹涉是導致該問題遲遲沒能解決甚至是仇恨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在巴以問題上“拉偏架”是顯而易見的,曆史上的多場中東戰爭都有美國在背後推動。而在此次巴以衝突升級後,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迅速選邊站隊的做法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倒更容易火上澆油。鑒於雙方兩天來的衝突已造成大量無辜平民的死傷,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力勸雙方迅速停火,以避免人道主義災難進一步加劇。

聯合國貿發會的報告顯示,2007年—2018年以色列占領加沙期間所實施的長期封鎖和軍事行動,致使加沙地區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如今這裏已經成為世界最貧困、最動盪的地區之一。可以說,這次巴以大規模武裝衝突再次證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打著和平旗號卻偏袒一方尋求絕對安全的手段,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安寧,也暴露了美國新中東戰略的實質。我們敦促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停止這種做法,真正參與到中東和平進程中來。

中東和平絕不是看不到明天的路,關鍵是從現在開始就要走對路,而不是走岔路甚至走回頭路。據媒體報導,巴以此輪衝突已經導致雙方近千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不僅如此,戰火還有蔓延至第三國的趨勢,最新的情況是,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已經交上了火。不少人擔憂,事件會不會最終釀成“第六次中東戰爭”?

此時此刻,國際社會應該緊急行動起來。聯合國方面於7日發表聲明,“這是一個危險的懸崖”,強烈譴責襲擊平民的行為,並呼籲停止暴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敦促通過一切外交努力避免引發更大範圍的衝突。安理會計劃於紐約時間8日下午就巴以當前局勢舉行閉門會議,商討解決方案。從根本上來講,包括巴以在內的所有中東和平進程攸關方都要為實現“兩國方案”創造條件。

今年距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贖罪日戰爭、齋月戰爭、十月戰爭)已有50年,《奧斯陸協議》簽署也已30年。戰爭還是和平?中東又站到了曆史的十字路口。國際社會必須採取果斷有效的外交行動,促使巴以雙方盡快停止暴力,最大程度地保持克製,尤其要防止和平的機會之窗因衝突的發生而關上了。中方一直支持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影響的國際和平會議,為重啟和談創造條件。這個建議在當前顯得更加必要而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