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以兩端:衝突爆發一個月後的兩個世界

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一個月後,除了每晚幾乎定點響起的火箭彈防空警報聲,徐超傑的生活基本恢復了正常。徐超傑是一名中企外派員工,他來到以色列已有四年,目前在距離特拉維夫大約12公里的佩塔提克瓦工作。

「10月7日新一輪衝突爆發後,我們開始居家辦公。但從11月1日開始,我們又開始每天上下班通勤了。」11月8日,徐超傑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經歷了最開始一段時期的緊張憂慮之後,他和身邊人的生活基本回到了衝突爆發前的軌道。

在衝突的另一端,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仍在進一步加劇。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半島電視台、阿拉比亞電視台援引巴勒史丹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媒體辦公室消息報導,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已有11180人死亡,其中包括4600多名兒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表示,加沙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場人道主義危機,還是一場人性的危機」。

與此同時,以色列正在不斷加大針對加沙地帶的地面行動,以徹底消滅哈馬斯。這並非易事。有專家指出,哈馬斯深厚的地道戰根基、國際社會的停火呼籲以及尚無明顯進展的人質問題,都將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形成掣肘。也因此,這場衝突短期內或無法停歇。但衝突總需平息,屆時巴以該走向何方,仍然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特拉維夫的警報聲

時間退回到一個多月以前。10月7日當天是個週六,徐超傑一早就和朋友外出,準備去附近的一個城市旅遊。大概八九點鍾,他突然收到了公司發佈的消息,通知以色列遭遇火箭彈襲擊,要求所有員工不要外出。徐超傑和朋友立馬返回家中,此後除必要情況基本沒有再出過門。

當地時間10月7日早晨6點半左右,巴勒史丹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發射了數千枚火箭彈,部分武裝人員突破隔離牆進入以色列,並帶走了數百名人質。隨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髮起了多輪空襲,總理內塔尼亞胡宣佈該國進入「戰爭狀態」。

在以色列四年多的時間內,徐超傑經歷了數次大大小小的巴以衝突,但他沒想到,這次衝突規模會如此之大,也沒預料到時間會持續這麼久。「衝突爆發後,身邊很多中國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都回國了。我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暫時不能離開,家人一度非常擔憂。」徐超傑對新京報記者說。

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相當突然,這也導致以色列在衝突初期遭遇了嚴重的人員傷亡。據以色列衛生部公佈的數據,本輪衝突已導致以方1200多人死亡。以色列軍方在衝突爆發初期曾承認,以色列遭遇了重大情報失敗。這也使得內塔尼亞胡面臨巨大的國內壓力,輿論認為他應該為此次情報失敗負責。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1日,巴以衝突持續,加沙地帶濃煙滾滾。圖/IC photo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1日,巴以衝突持續,加沙地帶濃煙滾滾。圖/IC photo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所長牛新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此輪巴以衝突沒有明顯的導火索、以色列沒有任何事先準備、哈馬斯則展現出強大實力,這些都使得此次衝突備受矚目。「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這一輪巴以衝突傷亡慘重,大概是20年來死傷最嚴重的一次。」牛新春說。

但一個月後,大部分以色列民眾的生活開始恢復正常。在徐超傑看來,除了最開始大家都比較驚惶外,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已回歸正軌。目前,佩塔提克瓦的秩序基本已經恢復,企業恢復通勤,學生也已複課。

「唯一還明確昭示著衝突並未結束的,是幾乎每晚都會響起的防空警報聲。」徐超傑說,哈馬斯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向以色列方向發射火箭彈,大部分都被攔截,但也偶有引發爆炸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躲進安全屋中,等待警報解除。」此外,他瞭解到,很多以色列人仍然關注被哈馬斯帶走的人質情況。

過去一個月來,徐超傑只經歷過一次緊急情況。那是在10月中下旬的一天,因為需要緊急處理一些工作事宜,他開車出門,走到半道突然響起了防空警報,這意味著附近遭受了火箭彈襲擊。他趕緊下車趴在地面上,直到幾分鐘後才上車離開。

身處特拉維夫的中企外派員工康文浩(化名)也有同感。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特拉維夫基本每天晚上都會響起火箭彈襲擊的警報聲,但當地人都逐漸習以為常,目前工作、生活狀態已開始恢復正常。據他介紹,特拉維夫當地很多建築項目在衝突爆發後停工了一週左右,之後就復工了。「只有靠近加沙地帶的項目停工時間比較長,那邊的局勢比較令人擔憂,但預計項目很快也會恢復。」

康文浩在以色列工作已有5年,此前也經歷過巴以衝突爆發的情況,但據他觀察,除了衝突核心地區,其他地區的民眾也都是很快就恢復正常工作生活。「這一次衝突雖說更加激烈、持續時間更長,但在以色列這邊,目前硝煙似乎在逐漸散去。」

但喪生的1200多人以及被哈馬斯帶走的人質仍牽動著許多以色列人的心。據《以色列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7日晚,許多人聚集在以色列議會外,紀念在衝突中喪生的以色列人。部分遇難者家屬稱內塔尼亞胡應該下台,還有人呼籲政府採取行動解救人質,同時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徒步南撤的加沙居民

距離特拉維夫大約70公里的加沙城內,阿米拉·沙卡尼抱著年幼的孩子開啟了徒步南逃的旅程。當地時間11月8日,她對法新社表示,她在看到以色列空投的傳單後逃離了加沙城,「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場悲劇。我們不想要戰爭。我們想要和平。」

加沙地帶是位於以色列、埃及和地中海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區,面積大約為365平方公里。這個地區內生活著大約23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雖然已在以色列待了幾年,徐超傑還從未真正進入過國際社會認可的巴勒史丹領土。靠得最近的一次,是他去往以色列和加沙地帶的一個邊境小城。在那裡,可以看到高高的隔離牆將加沙和以色列區隔開來。

自2007年起,這個地區就由哈馬斯掌控。但該地區面臨著長期封鎖,以色列控制著加沙地帶的空域和海岸線,可以限制進入該地區的人和貨物。同樣,埃及也控制著其與加沙地帶的邊境。

此輪衝突爆發後,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0月8日決定停止向加沙地帶供應電力、燃料和物資。10月9日,以色列國防軍下令「全面封鎖」加沙地帶。10月13日,以色列國防軍要求加沙地帶北部所有居民撤離至南部地區,理由是「保護他們的安全」。

10月17日,巴勒史丹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佈消息稱,以色列軍方當天空襲加沙城一所醫院,導致大約500人死亡。內塔尼亞胡否認以軍實施空襲,指稱是巴勒史丹武裝組織製造了此次襲擊。

11月1日、2日,以軍在不到24小時內兩次對加沙地帶北部的傑巴利耶難民營實施空襲,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哈馬斯方面稱,兩次襲擊造成至少195人死亡、770餘人受傷,另有120人下落不明。

在以色列猛烈的轟炸之下,加沙北部地區民眾不得不南撤。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統計,在11月5日長達四個小時的撤離窗口中,大約有不到2000人通過以色列國防軍開闢的疏散走廊沙拿丁公路南撤。11月6日,這一人數上升至5000人,7日則上升至15000人。

逃離的民眾帶著非常少量的物品,攜家帶口徒步向南走去,希望抵達一個安全程度更高的地方。他們或舉著白色旗幟,或高舉雙手,間或還有以色列的坦克在旁跟隨。據美聯社報導,自戰爭爆發以來,加沙地帶超過70%的人口已經離開自己的家。

阿米爾·加爾班推著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年長親戚一起逃離。他對法新社說,過去三天里,他們兩個人每天都只靠一塊麵包過活。「大多數人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因為加沙已經完全被圍困。我們沒有水,沒有電,也沒有麵粉。」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前路在哪裡。納西姆·達達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我們正按照他們的指示向南走,但我們並不知道要去哪裡。去聯合國安排的學校?睡在大街上?去別人家裡借宿?沒有人知道。」

當地時間11月2日,在加沙地帶中部的布賴傑難民營,人們在以色列空襲後展開營救工作。巴勒史丹官方通訊社「瓦法」11月2日報導說,此次空襲造成至少15人死亡。 新華社發

加沙城內的地道戰

「我們為這場戰爭設定了兩個目標:通過摧毀哈馬斯的軍事力量和統治能力徹底消滅哈馬斯,以及盡一切努力帶我們的人質回家。」10月28日晚,隨著以色列擴大地面行動,總理內塔尼亞胡如此說道。

10月7日突然遇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之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開展了猛烈的報復性轟炸。與此同時,以軍一直在為擴大地面軍事行動做準備。

當地時間10月9日,以軍宣佈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有報導稱,這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快速、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徵召行動。10月14日,以軍稱準備實施大範圍作戰計劃,包括發起陸海空聯合軍事打擊行動,為下一階段以「重大地面行動」為重點的軍事行動加強戰備。

10月28日,內塔尼亞胡宣佈,針對哈馬斯的「第二階段戰爭」已開始。大約一週後的11月5日晚,以軍發言人哈蓋瑞稱,以軍已全麵包圍加沙城,並將加沙地帶「一分為二」。11月7日,以軍進入加沙城中心地帶,並對多個哈馬斯目標進行打擊。

「到目前為止,巴以衝突雙方還沒有爆發真正的大規模地面戰鬥,但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衝突必然會更加激烈。」牛新春近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哈馬斯的主要力量可能還在加沙城內,也可能到了加沙南部,未來如果雙方正面交鋒,不管是戰爭規模還是烈度肯定會進一步增加。

目前,加沙城內的戰鬥已經打響。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11月7日表示,以軍地面部隊與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從南部和北部攻入加沙城中心,並正加強對加沙城周邊地區的封鎖。以國防軍南方司令部司令亞龍·芬克爾曼表示,這是以軍「十年來首次」在加沙城中心開展作戰行動。

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發言人11月7日晚則表示,在過去的24小時里,卡桑旅摧毀或擊損了位於加沙地帶北部的沙提營地郊區和拜特哈嫩地區的15輛以色列軍車,並用數十枚迫擊炮彈襲擊了位於加沙城西北和城南的以軍部隊。

11月8日,卡桑旅發佈了一則影片,顯示其與以軍在加沙城內發生了激烈的巷戰。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哈馬斯武裝利用地下隧道對以軍進行了猛烈的伏擊反抗。

在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餘國慶看來,以色列想要徹底消滅哈馬斯,是一個非常難實現的目標。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加沙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行地道戰的區域,哈馬斯在當地有龐大的地道網絡,以色列想要徹底消滅隱藏在地道內的哈馬斯武裝人員非常困難。

據路透社報導,以軍目前正在使用爆炸裝置摧毀哈馬斯在加沙地下綿延數百公里的隧道網絡。以色列軍方表示,迄今為止已經摧毀了130個隧道豎井。其還指責哈馬斯利用平民作為盾牌,在居民區隱藏武器和軍事行動中心。

當地時間10月30日,以軍地面部隊在加沙地帶內部進行軍事行動。新華社發

另一個會對後續戰事發展造成影響的是人質問題。餘國慶表示,「人質實際上是哈馬斯手裡最有價值的一張牌,哈馬斯肯定會充分利用這張牌的價值來和以色列方面做交易。」衝突爆發初期,哈馬斯帶走了至少240名人質。哈馬斯此前曾明確提出,停火需要和釋放人質談判聯繫起來,此外以色列方面需釋放關押的所有巴勒史丹人。

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壓力也在逐漸加大。牛新春指出,隨著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災難加劇,國際社會要求停火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以色列和美國則越來越陷入孤立。此前,在10月27日舉行的聯合國緊急特別會議上,120個國家投票支持立即實施人道主義休戰的決議,只有美國、以色列等14個國家投票反對。

此外,過去兩週,多個拉美國家從以色列召回大使或與以色列斷交,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也再陷緊張。據新華社報導,在中東地區,沙特已暫停由美國推動的沙以關係正常化談判;約旦、土耳其宣佈從以色列召回大使;巴林宣佈召回駐以大使並停止與以色列的經濟關係。

面對國際社會強烈的停火呼籲,以色列方面多次強調,哈馬斯應首先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然後才會同意全面停火。哈馬斯方面則稱,如果加沙地帶持續遭襲,將不會釋放扣押人員,也不會停止戰鬥。

也因此,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短期內可能不會結束。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之一、反對黨國家團結黨領導人本尼·甘茨11月8日表示,對於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沒有限制」。

巴以衝突未來何解

巴以衝突無疑是全球最難解的衝突之一。而在多位中東專家看來,這場衝突的根源就在於,巴勒史丹遲遲無法建國。

1993年,巴勒史丹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簽署了《奧斯陸協議》,這是巴以雙方首腦首次直接會談後達成的協議,就實現巴以初步和平取得了實質性的重大突破。該協議規定,雙方將在五年內實現巴勒史丹人民的合法權利,並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建立一個巴勒史丹民族權力機構,由巴勒史丹解放組織領導。

此後,巴以雙方開展了多輪和談,但都由於雙方在耶路撒冷、難民、邊界等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而以失敗告終。2014年4月和談徹底破裂,以色列增加了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定居點。緊隨其後的是不斷加劇的巴以雙方衝突,2014年、2018年、2021年、2022年雙方都曾發生大規模衝突。

實際上,國際社會曾提出過解決方案,那就是建立以1967年邊界(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史丹國,這被認為是解決巴勒史丹問題的根本出路。

然而,近十年來,外界認為兩國方案基本已經「死亡」。民調數據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就在衝突爆發前不久,皮尤研究中心於9月份在以色列舉行了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5%的人相信「可以找到一個方案讓以色列和獨立的巴勒史丹國和平共存」。比起十年前,這一數字下降了15個百分點。

在巴勒史丹也是如此。蓋洛普在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東耶路撒冷的調查顯示,僅有24%的巴勒史丹人支持兩國方案,比2012年的59%下降了35個百分點。年輕的巴勒史丹人尤其不相信兩國方案會是解決巴以衝突的方案。

在美國聖母大學克羅克國際和平研究所宗教、衝突與和平研究教授阿塔莉亞·奧梅爾(Atalia Omer)看來,以色列宣稱此次軍事行動的目標是消滅哈馬斯,但這是不現實的,因為「哈馬斯」是一場解放運動,即使以色列摧毀了這個哈馬斯,也會有另一個哈馬斯出現。

奧梅爾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色列所謂的消滅哈馬斯,其實是對加沙進行重新佔領(reoccupation)的掩護——雖然從技術上來講,以色列對加沙的佔領/圍困已經持續了16年。」

內塔尼亞胡11月6日的表態似乎驗證了這一點。他當天表示,結束與哈馬斯的戰事後,以色列將無限期「全面負責」加沙地帶安全。甘茨11月8日也表示,以色列對於哈馬斯被摧毀後的加沙地帶尚無明確願景,但以色列戰後會在當地保留「安全存在」。

這一表態引發外界警惕。美國方面也對此表示反對。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白宮方面8日強調,美方不認為以色列應該「重新佔領加沙地帶」。白宮一高級助手稱,以色列的戰後計劃不是「持續佔領」。

事實上,多方認為,對於巴以衝突的未來,解決之道仍然在兩國方案。餘國慶稱,隨著加沙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以色列面臨的國際社會壓力也會更大,此外考慮到以色列對軍事衝突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預計這場衝突也不會持續時間過長。在他看來,此次衝突可能會成為一個催化劑,促使國際社會重新審視巴勒史丹建國問題。「未來要從根本上解決巴以衝突,還是要推動落實‘兩國方案’。」

聯合國大會10月27日召開的第十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了一項涉巴以衝突的決議,其中指出,「兩國方案」是解決巴以問題的唯一出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1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中方一直堅定致力於緩和局勢、推動停火止戰,中方呼籲盡快召開更具權威性的國際和會,就重啟和落實「兩國方案」達成新的共識。

但落實「兩國方案」仍阻礙重重。目前,加沙的戰事仍在加劇,持久的和平仍遙遙無期。徐超傑感歎說,「雖然在以色列這邊生活基本恢復了正常,但每天都能看到加沙地帶仍遭遇著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我想,所有人都希望,戰事平息,和平盡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