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宣佈禁止懸掛以色列國旗船隻停靠其港口

新華社吉隆坡12月20日電 馬來西亞政府20日宣佈禁止所有懸掛以色列國旗的船隻停靠馬來西亞的港口。

更多報導:馬來西亞宣佈製裁,「回應以色列暴行」(觀察者網)

當地時間12月20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宣佈,將禁止所有懸掛以色列國旗的船隻停泊在任何馬來西亞港口,並禁止任何前往以色列的貨船在該國港口裝載貨物,這兩項禁令「立即生效」。

聲明還特別點名了總部位於以色列且在以色列上市的國際貨運公司以星綜合航運(ZIM),禁止其旗下船隻在該國任何港口停泊。安瓦爾責令交通部「立即實施這項永久禁令」,馬來西亞媒體稱該禁令預計於一個月後生效。

安瓦爾說:「這些製裁措施是對以色列無視人類基本原則、違反國際法、持續屠殺巴勒史丹人的暴行的回應。」他強調,政府有信心這一決定不會影響馬來西亞的貿易活動。

聲明提到,馬來西亞內閣最早從2002年起允許以星旗下船隻在該國停靠,後來又在2005年將該決定擴大到允許其裝卸貨物,「然而,如今政府決定取消過去內閣(對此)的所有決定」。

安瓦爾Twitter聲明安瓦爾Twitter聲明

馬來西亞和巴勒史丹均為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地區,耶路撒冷被視為聖地、巴勒史丹艾基薩清真寺具有重要地位,兩國擁有共同的宗教和文化聯繫。馬來西亞長期以來一直是巴勒史丹事業的支持者,主張以「兩國方案」解決巴以衝突。巴勒史丹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級領導人過往常常訪問馬來西亞,並會見該國總理。

與鄰近的印尼、汶萊、孟加拉國、馬爾代夫和巴基史丹一樣,馬來西亞與以色列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馬來西亞護照內頁長期以來也標註「除以色列外對所有國家有效」的文字,以色列護照持有者未經事先許可,不得進入馬來西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提到,儘管美國是馬來西亞的主要貿易夥伴,安瓦爾仍是在國際舞台上就巴以問題最為直言不諱的領導人之一。在11月的一次議會演講中,安瓦爾表示,馬來西亞政府不會承認美國對哈馬斯施加的單方面製裁,並將繼續與其保持聯繫。

彭博社20日指出,以色列的經濟依賴於海運貿易,但它並不是一個主要的船旗國(一艘船舶根據其法律註冊或獲得許可的司法管轄區,全面負責國際海事法規的實施和執行),其船隻總數與巴拿馬、利比里亞和馬素爾群島等更大的船旗國相比相形見絀。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擁有東南亞第二大港巴生港,該港口佔據了世界上稱為黃金海運線——馬六甲海峽的交彙位置,2021年被評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第12位。

隨著也門胡塞武裝升級在紅海對「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的打擊,自11月中旬以來,進出以色列的航運線路受到嚴重干擾。這迫使航運公司停止向以色列發貨或收取額外附加費,即使以色列政府在10月表示將為因本輪巴以衝突受損的船隻提供賠償。以星在本月14日的一份公告中說,由於「威脅程度增加」,為了維持服務水平以及船員、船隻和貨物的安全,該公司對其船隻徵收了更高的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