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北韓將南韓視為「頭號敵國」 半島局勢危險了?
來源:直新聞
直新聞: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最近表示,應在《憲法》中將南韓定義為「頭號敵國」和「永遠的主敵」,並寫入「應在發生戰爭時完全佔領、平定、收複大韓民國,並將其納入共和國疆域」的內容。此外,北韓宣佈廢除幾個涉韓的機構,您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金正恩的講話釋放出的明確信息是重新界定南北韓關係,放棄了南北韓是同一民族的界定,也放棄了「統一、和解」這樣的概念。這不是北韓領導人第一次就南北韓關係發表講話,但是如此清晰明確以「敵我關係」界定,還是比較少見的。看上去,北韓將南韓視為「頭號敵國」,這樣的說法充滿了敵意和危險,但是放在南北韓關係的框架之下就可以發現,半島南北雙方沒有簽訂和平協定,北韓早已宣佈退出了停戰協定,從理論上說,半島現在處於危機狀態。
北韓對南北韓關係的調整,至少說明以下幾點:第一,南北韓雙方的強硬派都是從國家而非民族來看待彼此關係,南韓的保守派是從國家利益而非民族橋樑來看待北韓,金正恩的表述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南北雙方對彼此關係的對等看待。第二,北韓對核武器的運用發生了變化,北韓擁核之後試圖確立「民族之核」的觀念,確立對南韓的核武優勢,至少形成對南韓的威懾力。但是北韓在獲得核武國家地位以及確立核威懾方面進展有限,去年美國向南韓重啟延伸遏製戰略磋商,為南韓提供核保護傘,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不斷推進,大大抵消了北韓的核武進展。換句話說,北韓的核戰略從「進取」轉向「防禦」,不是依靠核武器實現統一,而是以核武器威懾南韓以及美國。第三,南北韓是敵對狀態,並不意味著戰爭危機的到來,能夠明確敵意且形成均衡,也可以維持和平狀態。北韓將「統一」、「民族」等觀念剔除,未來南北韓關係回歸和確認為國家之間的關係。
從整體上說,北韓的對外戰略已經發生了比較明顯和重大的調整。首先,朝俄關係進一步加強,朝俄高層可能實現互訪,對俄關係是北韓的優先方向,雙方的軍事合作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朝俄關係的變化其實是俄烏衝突的延伸,也反映出歐亞大陸政治的傳導,俄羅斯作為地緣政治的傳動軸,將歐洲的地緣政治風險傳到了北韓半島。其次,日韓和解以及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強化,朝俄走近,半島形成了越來越明顯的陣營化趨勢,三八線不僅是南北分界線,也成為大國政治博弈的焦點。最後,俄烏衝突以及大國博弈加劇客觀上為北韓提供了迴旋空間,而北韓也抓住了這樣的機會進行「大外交」,撬動地區乃至世界政治,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力。
直新聞:今日(1月16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使用彈道導彈發射兩輪空襲,目標先後瞄準了分別位於伊拉克的「間諜中心」和敘利亞的「恐怖主義據點」,您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伊朗革命衛隊的行動主要是對先前的事態的回應和報復,一是去年年底伊朗革命衛隊駐敘利亞高級顧問穆沙維遭遇以色列空襲身亡,二是今年年初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舒里文尼尼的紀念活動中發生恐怖主義襲擊,連環爆炸導致上百人傷亡,後來「伊斯蘭國」分支組織宣佈負責。在短時間內,伊朗遭遇兩次重大挫折,此次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導彈襲擊目標分別針對以色列在伊拉克的「間諜中心」和在敘利亞的「恐怖主義據點」,算是對此前兩次事件的報復行動。
伊朗的行動在當前的中東局勢中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衝突還在繼續,巴以衝突已經開始外溢,也門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的襲擊已經引起廣泛關注,英美等國對胡塞武裝發動空襲,再加上黎巴嫩真主黨等武裝,中東局勢異常脆弱。
從中東混亂複雜的形勢中我們看到,國家間政治的理論解釋力是有限度的,中東的問題更在於沒有形成穩定成熟的國家間政治,是國家構建和國家失敗的問題。伊朗作為一個區域大國,其行為遵循著國家理性的原則,但是伊朗受到一系列非國家組織的影響和衝擊。
在巴以衝突之後,前一階段形成的中東國家和解和國家外交活躍的局面被逆轉,中東地區沿著多重地緣政治斷層線而出現了不斷蔓延的衝突。區域大國未必能夠控制和左右非國家組織,而可能被牽著鼻子走。從中東秩序來說,伊朗等大國未必願意捲入到目前的漩渦之中,但是局勢升級與惡化可能對一些非國家組織是有利的。
作者丨孫興傑,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