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製「中國產能過剩論」,美方打的什麼算盤?

來源:觀察者網

最近,中國新能源產品成了美國一些人的「重點關照對象」:繼今年2月對中國製造聯網汽車開展國家安全風險審查後,美國又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產品加征關稅。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政客極力渲染「中國產能過剩論」,給中國新能源產業貼「產能過剩」標籤,鼓噪「中國輸出過剩產能威脅他國產業發展,衝擊世界經濟」。島叔今天就來嘮嘮這些論調有多離譜。

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工作人員在總裝車間下線質量門處對車輛進行檢查。圖源:新華社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工作人員在總裝車間下線質量門處對車輛進行檢查。圖源:新華社

先說概念。有輿論將「產能過剩」定義為超過國內需求的生產能力,這完全違背了經濟常識和客觀事實。

若按此說法,美國80%的高端芯片用於出口、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全球第一,2023年德國汽車產量約80%銷往國際市場、日本汽車產量約50%銷往國外,這算「產能過剩」嗎?各國產能若只為國內市場服務,全球跨境貿易還會存在嗎?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早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生產和消費都是全球性的。只靠本國或「小圈子」的產能滿足需求,不僅難以做到,更會造成全球範圍內的重覆建設、效率低下、成本高企,讓世界經濟和廣大消費者受損。

再說現實。眼下,全球面臨的問題是綠色產能不足,而非過剩。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中國產量的近5倍;另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測算,為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需超過5400GW,是2023年全球累計裝機量的近4倍、中國累計裝機量的約9倍。

美國彭博社直言:「將性價比高的中國清潔產品排除在外,這種經濟上的保護主義將會延緩全球能源轉型。」

觀眾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參觀比亞迪新款發動機。圖源:新華社觀眾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參觀比亞迪新款發動機。圖源:新華社

一個歪理講不通,某些美國政客又換個路數,指責中國新能源產業搞「傾銷」和「補貼」。

所謂「傾銷」,就是把本國產品以低於其國內市場價格或低於成本價出口國外。這幾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等新能源產品加快走出國門,2023年「新三樣」出口額突破1萬億元、增長近30%。

但這並不是傾銷。以歐洲市場為例,中國出口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價格雖低於歐洲本土同類車型,卻比國內售價高1到2倍,何來「傾銷」一說?

再看「補貼」。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經濟綠色轉型,是國際社會的一致倡議和共同實踐。新能源汽車起步之初,中國政府給予其部分稅收優惠與補貼政策。但截至2022年底,「插電混合動力車4800元/輛、純電動車12600元/輛」的財政補貼已正式退場。

反觀美國,一邊指責中國,一邊大搞排他性、歧視性補貼。《通脹削減法案》規定,對最終在北美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每輛最多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多年來,中國企業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持續研發投入和產業佈局,形成了獨有技術優勢,逐步集聚形成包括傳統車身、底盤、汽車零部件及新興電池、電控、電驅動系統等在內的高效、完備產供鏈。

可見,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是中國企業不斷努力的結果,絕非靠所謂「傾銷」「補貼」而來。

準備出口的車輛從福州港江陰港區碼頭駛上遠洋滾裝輪(無人機照片)。圖源:新華社準備出口的車輛從福州港江陰港區碼頭駛上遠洋滾裝輪(無人機照片)。圖源:新華社

事實清楚得很,可美國一些人為什麼「睜眼編瞎話」?說白了,就是要給貿易保護主義「打掩護」,遏製打壓中國產業發展,維護自身經濟霸權。

法國企業家貝特朗一語點破:「‘產能過剩論’的實質問題在於競爭力,而非產能,有人擔心中國發展腳步太快、中國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會對自己在相關領域的主導地位造成威脅。」

長期以來,固化的「中心—外圍」產業分工體係為美國帶來超額收益,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外圍」不利地位。而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加快推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美國對相關產業的壟斷被打破,世界分工體系出現合理化調整,這讓美方難以接受。

於是乎,遏製打壓就成了美國部分政客維持不平等「中心—外圍」體系的常規選項。從發起貿易戰、科技戰,到鼓噪「脫鉤斷鏈」「去風險」,再到構築「小院高牆」、發佈投資限制令,美方一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企圖不斷強化其壟斷優勢,阻礙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進步。

美方的圖謀能得逞嗎?借用外交部長王毅5月15日答記者問的話:

「美方不擇手段打壓中國,並不能證明美國的強大,反而暴露出美方已喪失自信,亂了方寸;並不能解決美國自身存在的問題,反而會對國際產供鏈的正常運轉造成進一步破壞;並不能因此阻止中國的發展振興,反而會激發14億中國人民更加奮發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