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探訪莫斯科:「勝利」一詞無處不在,俄羅斯人認為在對抗整個西方

來源: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俄烏衝突第三年,罕見的春季降雪讓俄羅斯迎來了「最冷五月初」,莫斯科更是自有氣象觀測以來首次在勝利日(5月9日)落雪,但嚴寒沒有擋住俄羅斯公眾對「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展覽的熱情,這股在俄羅斯各地蔓延開來的「勝利」情緒,讓西方媒體「不寒而慄」。

「勝利這個詞,如今在莫斯科隨處可見。」美國《紐約時報》5月15日發文稱,俄羅斯正被一種眾志成城的情緒團結起來,全俄上下都認為「俄羅斯正在與整個西方世界作戰,並且正在取得勝利」,文章將這種現象歸於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政治宣傳」,但承認俄羅斯民眾打心眼裡願意「買賬」。

報導稱,西方一輪又一輪的對俄製裁併未造成什麼經濟困難,來自烏克蘭戰場的消息也越來越積極。民調機構數據顯示,約75%的俄羅斯人支持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

那些在衝突爆發伊始離開俄羅斯的人也回到了祖國,「他們適應了‘新常態’的生活,實際上改變的比西方人預期得要少」。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民眾冒雪參觀「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展覽。(圖源:《紐約時報》)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民眾冒雪參觀「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展覽。(圖源:《紐約時報》)

民眾冒雪參觀「勝利展覽」

如今,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主要路口和高速公路,路邊巨大的LED屏幕和飄揚的紅旗上都顯示著「勝利」這個詞。在莫斯科俯首山的勝利公園(紀念衛國戰爭中蘇聯戰勝納粹德國的紀念建築群)的「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展區,「勝利」更被無聲地凸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數十輛被俄軍在對馬克烏夫別軍事行動期間繳獲的車輛和武器向公眾展出,這些戰利品來自12個國家,從德製「豹」-2主戰坦克、德製「黃鼠狼」步兵戰車、美製M2「巴特利」步兵戰車、美製M1A1「艾布拿姆斯」主戰坦克,到美製M777牽引榴彈炮和法國AMX-10RC輪式坦克。

這場外國武器和軍事裝備露天展覽「可能會成為俄羅斯在烏克蘭與北約代理人戰爭中迄今為止最大的心理和公共關係成功之舉」,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如是說。

俄羅斯「貼心」地在每件戰利品上貼上了原產國的國旗,北約國家生產的裝備上還額外貼上了北約旗幟,俄媒稱,這是讓遊客瞭解「在過去兩年西方對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中‘貢獻最大’的國家」。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日,俄羅斯莫斯科,勝利公園展出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圖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24年5月2日,俄羅斯莫斯科,勝利公園展出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圖源:視覺中國)

展區屏幕上滾動播放著觀展須知,一條「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波蘭駐俄使館工作人員觀展無須排隊」的提示引人矚目。

《紐約時報》沒有提到上述細節,但稱這場「盛氣淩人」的展覽,尤其是展示原產國國旗的行為,印證了俄羅斯的敘事,即「俄羅斯正在與整個發達世界作戰,並正在取得勝利」。文章還提了一嘴,「烏克蘭也在基輔市中心展示了被摧毀的俄羅斯坦克。」

報導發現,對許多俄羅斯人來說,俄軍戰士陣亡的消息沒有渲染悲觀情緒,反而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俄羅斯的「生存」正面臨來自西方的威脅,文章將這種現象歸為俄羅斯國內媒體和普京推動的宣傳。

但通過街采大冷天參加勝利日慶祝活動和參觀展覽的俄羅斯民眾,《紐約時報》發現,俄羅斯人很認同這種觀點,並對俄羅斯克服經濟挑戰、在烏克蘭戰場取得更大優勢信心滿滿。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日,俄羅斯莫斯科,勝利公園展出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圖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24年5月2日,俄羅斯莫斯科,勝利公園展出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圖源:視覺中國)

43歲的安達(Andrei)從距離莫斯科3000英里(約合4828公里)的赤塔地區來到莫斯科,他參觀了「西方援烏武器戰利品」展覽並表示:「我們可以感覺到勝利就在眼前。」

「當你看到所有這一切,看到這些國旗,很明顯,全世界都在提供武器,你知道一場世界大戰正在進行。和往常一樣,俄羅斯在對抗全世界。」安達說道,他拒絕透露自己的姓,這被《紐約時報》視為「不信任西方新聞媒體」的表現。

當地時間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勝利日慶祝活動上,一名男子身著二戰時期的蘇聯製服,手持蘇聯國旗(圖源:《紐約時報》)當地時間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勝利日慶祝活動上,一名男子身著二戰時期的蘇聯製服,手持蘇聯國旗(圖源:《紐約時報》)

26歲的遊客伊雲洛域(Ivan)站在德製「豹」式坦克前豎起大拇指並微笑留影,他直言:「有關這些艾布拿姆斯和豹的討論那麼多,結果呢?它們都停在這,任我們參觀,打量它們現在的狀態。這真的很棒!」

伊雲洛域還嘲笑了西方對俄發起的多輪製裁,「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任何感覺。」

俄羅斯勝利日慶祝活動。(圖源:《紐約時報》)俄羅斯勝利日慶祝活動。(圖源:《紐約時報》)

文章援引俄非政府組織、獨立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的數據稱,大約75%的俄羅斯人支持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一些在俄烏衝突爆發時離開俄羅斯的人也回到了祖國,適應了「新常態」的生活。

經濟上,俄羅斯越挫越勇

走在莫斯科的人行道上,可以看到俄企製造的機器人在送貨,報導稱,該國通貨膨脹目前已得到了控制。

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4月的報告,以美元計算,莫斯科的億萬富翁人數比去年增加了12位,達到74位,在全球排名中上升了4位,僅次於美國紐約,與香港並列第二。

那些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宣佈退出俄羅斯市場的西方品牌也被重新利用。2022年3月,百勝全球餐飲集團宣佈暫停在俄運營肯德基餐廳。2023年4月,百勝宣佈離開俄羅斯市場,並將當地肯德基餐廳及相關資產、總特許經營權等出售給原肯德基品牌在俄羅斯的本土特許經營商。

隨後,俄國內大多數肯德基餐廳與路斯蒂克達成協議,以新品牌經營,餐品仍保持原來的配方和價格,只有個別餐品名稱進行了調整。

2023年4月2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工作人員在「路斯蒂克」餐廳門口歡迎顧客。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2023年4月2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工作人員在「路斯蒂克」餐廳門口歡迎顧客。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俄羅斯需要普京」

今年3月,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贏得俄羅斯第八屆總統大選,這種明顯的凝聚力創下了歷史記錄。

「俄羅斯是一個如此複雜的多民族國家,要瞭解它並治理它,一個任期不夠。」在對烏軍事行動中受傷的32歲俄軍老兵奧列格(Oleg V. Panchurin)說道,「如果普京總統連任10屆,我會很高興。」

俄軍老兵奧列格(Oleg V. Panchurin)(圖源:《紐約時報》)俄軍老兵奧列格(Oleg V. Panchurin)(圖源:《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採訪的一些俄羅斯民眾還表示,他們很高興普京採取了強硬的保守立場,並提倡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包括在LGBTQ問題上的態度。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安達·科列斯尼科夫(Andrei Kolesnikov)稱,「由於沒人能夠令人信服地取代普京」,普京繼續長期領導俄羅斯政府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他執政的時間越長,人們就越對接班人感到擔憂,擔心下一個會不如他。」

在莫斯科城的另一邊,人們還在哀悼「3·22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恐怖襲擊」的遇難者。雖然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聲稱對此次襲擊負責,美國官員認為是該組織的分支「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策劃了襲擊,但俄羅斯表示會追查到所有幕後主使。

一位俄羅斯女性告訴《紐約時報》,她確信西方是恐襲的幕後主使。根據「列瓦達中心」的調查,一半受訪者認為烏克蘭是幕後黑手,近40%的受訪者認為西方情報機構參與了此次襲擊。

26歲的弗拉基米爾在參觀恐襲遇難者紀念碑時表示,他並不責怪克宮沒有重視美方事先給出的警告,他認為俄羅斯總統做得很好,「他工作很努力。」

5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捍衛俄羅斯並為人民服務是他巨大的榮譽、責任和神聖義務,俄羅斯人民利益和安全高於一切。俄羅斯一定能夠有尊嚴地度過艱難時期,並實施好長遠規劃和宏大項目,實現發展目標。

與此同時,據法新社5月18日報導,隨著俄烏衝突進入第三個年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正加倍懇求盟國援助更多防空系統和戰鬥機。他17日稱,烏克蘭需要「120至130架」F-16戰鬥機或其他先進飛機,才能平衡俄羅斯的空中優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