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以色列和埃及同意重開拉法口岸運送人道物資

據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以色列和美國媒體5月30日報導,以色列和埃及同意重新開放巴勒史丹加沙地帶與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雙方將召開會議討論具體方案。另據知情人士消息,以方已解除向加沙地帶出售食品的禁令。

提出方案

據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30日報導,在美國施壓下,以色列和埃及同意重開拉法口岸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以色列同意從拉法口岸加沙地帶一側撤軍,並試圖尋找一個國際機構來監管口岸。不過,由於暫未找到合適監管方,以方同意暫時允許由加沙的巴勒史丹人代表管理口岸,前提是確認對方與巴勒史丹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或其他以方認定的「恐怖組織」無關。

這是3月23日拍攝的停靠在拉法口岸埃及一側裝有援助物資的卡車。新華社發(穆罕默德·艾哈邁德攝)這是3月23日拍攝的停靠在拉法口岸埃及一側裝有援助物資的卡車。新華社發(穆罕默德·艾哈邁德攝)

美國艾基西奧斯新聞網站當天早些時候報導,美國尋求下週與以色列和埃及舉行三方會議,討論如何在拉法口岸加沙一側無以軍駐紮的情況下重開拉法口岸。據報導,以方已經向埃方提交一份方案,以軍將在拉法口岸外圍重新部署部隊,以防哈馬斯發動襲擊,由聯合國、與哈馬斯無關的巴勒史丹人各派代表共同管理口岸。

報導還說,美以埃三方會議還將重點討論如何確保哈馬斯不再從埃及境內向加沙地帶運送武器。

5月27日,人們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查看以軍轟炸後的難民營廢墟。新華社發(哈立德·奧馬爾攝)5月27日,人們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查看以軍轟炸後的難民營廢墟。新華社發(哈立德·奧馬爾攝)

拉法位於加沙地帶南部,與埃及接壤,是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運入加沙地帶的主要陸路通道。以軍5月初控制拉法口岸加沙一側,埃及方面隨後指認以軍行動對援助人員和車輛構成安全威脅,拒絕配合以方將物資從口岸埃方一側運入加沙地帶。

埃及方面上週同意暫時從以色列與加沙地帶之間的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向加沙運送援助物資,直到達成重開拉法口岸加沙一側的機制。

物資匱乏

路透社援引巴勒史丹官員、商人及國際援助人員說法報導,以色列軍方已允許加沙商人恢復從以色列和巴勒史丹供應商那裡採購食品並出售。

4月28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巴勒史丹兒童領取食物。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布都賈瓦德攝)4月28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巴勒史丹兒童領取食物。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布都賈瓦德攝)

按兩名巴勒史丹官員說法,根據協議,加沙地帶的分銷商在凱雷姆沙洛姆口岸與供應商的卡車會合,由以軍檢查貨物確認放行後,分銷商才可將貨物運入加沙地帶。該協議僅適用於商品銷售,以方不允許從約旦河西岸或以色列境內向加沙地帶運送無償提供或捐贈的物資。

按巴勒史丹官員的說法,經凱雷姆沙洛姆口岸運入加沙的物資運輸一直不穩定,以方每天放行的卡車數量從20到150輛不等,每輛卡車最多運載20噸食物。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29日發佈報告說,在本輪巴以衝突去年10月爆發前,加沙地帶每天需要至少500車援助與商業物資。以軍開始推進拉法軍事行動以來,進入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減少約三分之二。

5月26日,在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加沙地帶一側,卡車等待裝載援助物資。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布都賈瓦德攝)5月26日,在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加沙地帶一側,卡車等待裝載援助物資。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布都賈瓦德攝)

按路透社說法,卡車在口岸等待時間過長,運輸成本由此上升。另外,進入加沙的商品存在分配不均的問題,能抵達北部的只佔很小一部分,而那裡是目前最缺食物的地區。

位於加沙地帶北部的加沙城,5個孩子的父親艾巴·穆斯塔法感歎:「這裏的麵粉挺充足,其他東西很少。不管有什麼別的,大多數人都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