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含中國零部件,美國對寶馬擴大調查
來源:觀察者網
(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6月10日,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朗·懷登(Ron Wyden)表示,正在擴大對寶馬集團使用來自中國供應商的電子元件的調查。
懷登在致寶馬北美首席執行官(CEO)施巴斯坦·麥肯森(Sebastian Mackensen)的最新郵件中詢問寶馬,是否已完成對其供應鏈的檢查,以確定其進口的產品不含來自四川經緯達科技集團的零部件,並要求其在6月21日前給出答覆。
對此,寶馬集團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而在今年5月,寶馬曾表示已「採取措施停止進口受影響的產品」,並將採取行動更換特定零部件。
今年5月懷登曾表示,經過兩年時間的調查,他瞭解到寶馬向美國進口了至少8000輛MINI Cooper,其零部件來自被列入所謂「實體清單」的中國供應商——經緯達。此外,至少在今年4月之前,寶馬仍在進口含經緯達零部件的車輛。

美方的調查報告顯示,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伯恩斯(Bourns Inc)從經緯達採購零部件, 並向寶馬和其他車企的直接供應商——李爾公司(Lear Corp)提供這些零部件。今年1月伯恩史東斯知李爾,稱其網絡變壓器由經緯達生產,且被禁止在向美國進口的車輛中使用。
除受到中國零部件應用上的製約外,寶馬集團等跨國車企,還面臨著來自歐美大幅加征關稅的壓力。2023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對中國車企開啟反補貼調查。今年5月,美國宣佈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加征關稅至100%;近日,歐盟委員會也被傳即將公佈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具體政策。
對此,寶馬集團相關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寶馬集團對反補貼調查有著明確的立場,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Oliver Zipse)對歐盟此番加稅措施發表評論如下: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征關稅將會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以關稅回應關稅,以孤立取代合作。對寶馬集團來說,類似增加進口關稅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無法幫助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寶馬集團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