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斯、朔爾茨、岸田提前回國,13國拒絕簽署瑞士烏克蘭和會聯合公報

來源: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楊蓉]

當地時間6月15日至16日,首屆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在瑞士盧塞恩舉行。俄羅斯媒體16日引述各方消息報導稱,美國副總統哈利斯、德國總理朔爾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領導人在峰會結束前便提前離開,且包括與會金磚國家在內的13個與會方拒絕簽署會後聯合公報。

據美國《紐約郵報》15日報導,代替總統拜登出席的哈利斯當天飛往瑞士參加峰會,期間宣佈了一項價值15億美元的對烏人道主義援助計劃,與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內的領導人舉行了會晤,但決定在當晚的領導人晚宴後便離開,在峰會現場僅逗留不到24小時。

俄衛星通訊社16日引述彭博社現場報導消息稱,哈利斯15日晚已經飛往華盛頓。週日(16日)的峰會行程主要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代表美國出席。儘管哈利斯對媒體稱此次會面已經「富有成效」,但《紐約郵報》分析認為,峰會的「重頭戲」都在週日,她的短暫露面幾乎蓋過了15億美元援助的影響。

彭博社現場消息稱哈利斯15日晚已飛回華盛頓彭博社現場消息稱哈利斯15日晚已飛回華盛頓

根據沙利文的說法,哈利斯並非唯一一位缺席16日會議的領導人。沙利文15日說:「不僅是她,還有其他領導人,在明天把工作交給他們的團隊,讓他們真正努力推動我們如何將(討論的問題)轉化為各個領域的實際進展。」

俄媒注意到,繼哈利斯之後,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因國內政治議程提前離開了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問題會議。德國《明鏡》週刊網站15日說,朔爾茨縮短了在瑞士逗留的時間,16日上午就會飛回柏林,「困難重重的預算談判和社民黨執行委員會特別會議已列入議程,議題是歐洲大選的糟糕結果」。

此外,俄衛星通訊社根據日本政府公開的日程安排和媒體報導計算,首相岸田文雄在烏克蘭問題會議上逗留約2.5小時後就返回日本,回國航班耗時近13個小時,於東京時間16日16時49分降落在東京羽田機場。

另據俄新社16日報導,根據峰會最終公開的有關當天會談結果的文本,92個正式與會國家和地區中有13個沒有簽署最終的聯合公報,巴西、印度、南非、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等金磚五國,以及阿美尼亞、巴林、梵蒂岡、印尼、利比亞、墨西哥、斯洛伐克和泰國等都沒有簽署。

據《基輔郵報》,聯合公報呼籲紮波羅熱核電站交還烏克蘭完全控制,確保烏克蘭食品生產和供應不中斷,確保黑海和亞速海港口完全開放,釋放所有戰俘並交還所有被驅逐的烏克蘭兒童等。公報還表示,任何威脅使用或使用核武器的行為,以及對船隻和民用港口的襲擊都是不可接受的。

據烏克蘭媒體此前報導,瑞士早先邀請約160個國家出席此次「烏克蘭和平問題高級別會議」,但最終只有9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8個國際機構代表決定出席,巴西、梵蒂岡等都不是正式與會方而是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明鏡》週刊15日說,儘管說是「高級別會議」,但其中35個國家其實都只派出了第二、第三級的政府代表。

澤連斯基在聯合公報中說,簽署國將就公報中提到的問題分組開展下一步工作,當各方準備好執行文件中宣佈的每一點的行動計劃時,第二次和平峰會就可以舉行。但他強調,準備工作需要迅速,應該花費「數月而非數年」。

澤連斯基16日出席峰會(視覺中國)澤連斯基16日出席峰會(視覺中國)

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15日在國家電視台上表示,未參加峰會的國家也能在以後簽署聯合公報。據《基輔郵報》,葉爾馬克此前在峰會間隙表示,烏克蘭希望根據澤連斯基的「10點和平方案」製定新的聯合和平計劃,但也願意聽取其他國家的所有意見,而新的計劃可以在第二次峰會期間提交給俄羅斯。

俄羅斯沒有被邀請參加峰會。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15日報導,土耳其、沙特和堅尼亞代表都在峰會期間指出,俄羅斯的「明顯缺席」體現了這次會議的局限性。

「尊敬的各位,我必須指出,如果俄羅斯作為衝突另一方可以出席在這間會議室,那麼這次峰會會更加以成果為導向。」土耳其外長費丹說。沙特外交大臣費沙亞也表示,可信的會談將涉及「艱難的妥協」。

澤連斯基15日在接受訪問時則稱,此次會議將「創造歷史」。他和瑞士聯邦主席阿姆赫德一起發言時說,會議召開本身已經是一個積極的進展。他補充,與會者必須確定「公正的和平對世界意味著什麼,以及如何以持久的方式實現公正的和平」,這一願景可以以後「傳達給俄羅斯代表」。

針對瑞士烏克蘭和會,克里姆林宮此前評論說,試圖在沒有莫斯科參與的情況下找到解決烏克蘭衝突的辦法是完全不合邏輯的,也沒有希望。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曾稱,此次會議顯然不是為了取得成果,不會討論烏克蘭的和平問題,「這就是許多國家不想浪費時間的原因」。

就在會議舉辦前夕,俄總統普京14日會見俄官員時再提俄烏停火條件。普京稱,俄方隨時樂於與烏方進行談判,但前提條件是烏軍從薩克達、盧甘斯克、赫爾鬆和紮波羅熱這四個地區全面撤軍。烏克蘭撤軍後,俄方將立即停火,隨後雙方開啟談判,包括有關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相關問題。普京還補充,烏克蘭應當獨立作出決定。

澤連斯基辦公室14日拒絕了普京的提議,並稱普京此時發佈和平談判的聲明,是試圖在瑞士烏克蘭和平峰會之前掌握主動權。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囉娃隨後則回應稱,烏方言論是想剝奪烏公民真正的和平機會。

在本月3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發佈會上,有人問到,上週中方已經公開表示不出席瑞士舉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請問中方是否不支持瑞士、烏克蘭舉辦此次會議?有人認為不參加瑞士和平峰會就是不支持和平,就是同俄羅斯站在一起反對烏克蘭。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表示,中方認為,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我們從一開始就重視瑞士舉辦烏克蘭和平峰會,一直同包括瑞士和烏克蘭在內的有關各方就此保持著密切溝通。中方反復強調,和會應當具備「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進行公平討論」這三個重要的要素。中方難以參會,正是因為我們認為本次會議恐怕還無法實現這三點。

毛寧強調,中方對於召開和平會議的立場是公平公正的,不針對任何一方,當然也不針對這次峰會。中方是否參會,完全基於自身對會議的判斷,相信有關各方能夠理解中方的立場。是否支持和平,不應當由個別國家或者特定會議來判斷。

她表示,中方衷心希望和會不要變成製造陣營對抗的平台。不參會並不代表不支持和平,個別國家即使參會,也未必真心希望停火止戰,關鍵還是要看實際行動。事實證明,在勸和促談上,中方是最堅定、最積極的,中方從未袖手旁觀,從未拱火澆油,從未從中漁利,而是為了推動停火止戰不懈努力,這一點得到包括俄烏在內的各方高度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