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中國技術」,日本計劃幫菲律賓建設5G通信網絡

來源: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27日報導,日本政府正計劃在菲律賓建設5G通信網絡,今年夏季以後開始安裝基站,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投入使用。日本政府希望將這一舉措擴大到「印太地區」其他國家,從而「對抗中國技術」。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將在7月訪問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討論日本政府的援助方案,預計美國政府也將撥款參與相關計劃。除了已經與日本達成類似協議的帕勞和柬埔寨之外,日本政府還打算與印尼和越南在5G通信網絡建設方面開展合作。

報導稱,日本準備向菲律賓提供開放式無線接入網絡(Open RAN)技術,該技術可以結合不同供應商的設備,以降低提供5G服務的成本。日本將首先在菲律賓城市地區建設基站,以測試信號覆蓋範圍。

此外,5G計劃有望為日本企業通過當地合作夥伴關繫在菲律賓發展業務創造機會,預計由日本通信運營商N湯臣 Docomo和日本電氣公司(NEC)成立的合資企業Orex SAI將參與該項目。

去年12月,菲律賓總統馬高斯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握手(視覺中國)去年12月,菲律賓總統馬高斯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握手(視覺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稱,近年來,中國在5G基站建設方面不斷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中國科技企業華為已佔到全球5G基站約30%的份額,中興通訊佔到10%的份額。因此,日本政府尋求「對抗中國技術」,幫助其東南亞盟友的通信基礎設施「擺脫對華依賴」。

但《日本經濟新聞》也坦言,華為等中國企業具有更強的價格競爭力,中國建設的5G通信網絡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普及。

根據日本總務省發佈的數據,截至2023年3月,日本5G網絡覆蓋了該國約96.6%的人口。但研究機構日本綜合研究所去年7月發佈的一項報告指出,日本提供的5G服務質量並不高,即使民眾持有5G手機,可能也無法體驗5G的優勢。

報告援引英國數據公司Opensignal的數據稱,日本5G的下載速度約為156Mbps,與南韓的432Mbps和新加坡的376Mbps相比有很大差異。日本5G可用性,即用戶能夠接入到5G網絡的時間的百分比僅為7%左右。

日本綜合研究所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日本基站密度相對較低,以及可以提高信號穩定性和速度的新技術使用水平較低所導致的。此外,日本通信運營商對5G技術的投資也不及預期。

為擺脫在5G移動通信技術方面的被動局面,日本政府在2020年提出了「Beyond 5G」戰略,尋求推動下一代移動技術技術的發展。這份路線圖計劃從2025年前後起依次確立關鍵技術,到2030年前後開始提供Beyond 5G通信服務。

日本政府希望Beyond 5G能夠具備超高速和大容量、低延遲、多終端同時連接、低電耗、自主性、擴展性、超安全和可靠性等功能,以提高日本在移動通信技術方面的國際競爭力。

但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4月對新華社表示,日本5G基礎設施整體依然比較落後,運營商也沒有推出具有吸引力的5G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6G的發展可能受到影響。

丸川知雄說,在東京鬧市區能接收到5G信號的概率還算高,但在郊區的許多地方,幾乎接收不到5G信號。5G的標準技術里,日本企業只佔5%,日本在5G技術領域並不佔有主導權。而且5G設備成本高,影響了運營商的積極性,所以基站數量不夠,導致用戶往往接收不到5G信號,只能湊合用4G。

丸川知雄表示,日本企業現在瞄準了6G,想盡快在6G領域獲得技術主導權,但是這樣的戰略是否會成功是個未知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