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伎到網紅,賣醬油的她翻車了

來源:環球人物

·和服媽媽。·和服媽媽。

賣人設難,翻車容易。

作者:劉瀟

1991年出生的Moe,是一名日本網紅,網名叫「和服媽媽」。憑藉自己那內容勵志、精緻的影片以及高超的運營手段,2020年2月到2022年的兩年半時間內,她吸引了超過130萬名粉絲的關注。而到2024年7月,她的粉絲已增至294萬。

真可謂是增粉迅猛!

·和服媽媽在影片中教授如何烹飪拉麵。·和服媽媽在影片中教授如何烹飪拉麵。

就在粉絲數量大漲之際,她日前發佈的一條影片卻令她人設翻車。影片中,她號召粉絲們為她過去3年多來的各種費用買單。

影片一出,引起了不少粉絲的反感,評論區內一片嘩然:什麼時候富人開始向窮人要錢追夢了?這世道太瘋狂了。一名美國網民評論稱:「我覺得和服媽媽一家人已經失去了原先的純真,而成為追求盈利成功的企業。」另一位網民寫道:「我猜,也許和服媽媽的帳號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局?」

天價醬油

2020年,超熱門主播Paolo決定跟拍採訪Moe,向粉絲展現普通的東京媽媽的一天。作為坐擁百萬粉絲的大V,他專門跟拍日本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其影片拍一個火一個。

他把對Moe的跟拍影片剪輯成《東京寶媽的一天》,沒想到這條影片成了他迄今為止最火的一條作品,在優兔的累積播放量已經超過2070萬。

看到大家對自己的生活如此感興趣,Moe嗅到了機遇,很快以「和服媽媽(Kimomo Mum)」為網名,開設了自己的帳號。一開始,她的影片以抱著女兒一起做飯為主,第一條影片是教大家如何油炸蓮藕。

·和服媽媽母女倆。·和服媽媽母女倆。

那時,女兒Sutan才1歲,隨著和服媽媽的影片越做越火,粉絲們也見證了Sutan逐漸長大,鏡頭感越來越好,越來越搞怪、可愛。很快,她的丈夫也經常出現在影片中,帶娃,澆花,上班,一家人生活的點滴呈現在粉絲面前,其樂融融,簡單的溫馨隨即俘獲了粉絲的心。粉絲們也根據「和服媽媽」的網名,稱自己為「和服媽媽仔」(Kimonokos)。


·和服媽媽一家三口在自家公司門前。2022年,Moe的丈夫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幫助妻子一起經營帳號。兩人還成立了公司,經營和服媽媽品牌的商品。

·和服媽媽在網站上發起眾籌。·和服媽媽在網站上發起眾籌。

2024年6月,和服媽媽決定去美國推廣醬油,她把這次路演推廣稱作「和服媽媽家庭鮮味醬油行」,並稱將在未來一年時間內環遊美國,前往各州,把日本醬油賣給美國人。

然而,話鋒一轉,和服媽媽表示:理想非常飽滿,現實非常骨感。「在過去3年多時間里,為了開發推廣這款鮮美的醬油,我和我的家庭投入大量財力和時間,加之日元疲軟,我們已無力支付前往美國的實地推廣費用。」根據測算,赴美總費用需籌集18萬美元(約合130萬元人民幣)。

隨著截止日期臨近,眾籌的進度並不理想。看來,粉絲們並不太想為此買單。一名粉絲評論稱:「賺粉絲的錢,無異於將她自己與粉絲們割裂開來,不是明智的舉動。」

另一方面,一些網民也對她開發的鮮味醬油(Umami Sauce)提出質疑。和服媽媽對她的產品非常自信,每瓶定價27美金,約合人民幣196元。

定價之所以高,是因為該款醬油主打純植物產品,無麩質、無酒精、無味精,想填補海外市場正宗日本料理的需求空白。

然而,不少購買了這款醬油的粉絲卻評價:與其他日本醬油差不多。另外,還有不少粉絲「抽水」,和服媽媽的其他商品定價也不合理,一個米飯飯勺價格為1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519元。

吃了不少苦頭

為了開發自己的醬油品牌,和服媽媽其實也吃了不少苦頭。

·和服媽媽在醬油廠。·和服媽媽在醬油廠。

要找到一家願意接單的醬油廠,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在日本,成為女性企業家很睏難,她對媒體說:「在商務會面中,對方總是小瞧我,每次都要和我丈夫談,可我才是和服媽媽,是我創造了這個品牌,我沒有必要去爭取對方的認可。」

對於自己的媒體形象,和服媽媽覺得外界更喜愛她「與女兒一起烹飪日本美食的家庭主婦形象」,要想超越這個形象,可謂難上加難。日本社會偏向保守,對方一聽到和服媽媽的職業是「網紅博主」後,往往「敬而遠之」。和服媽媽好不容易才撞開了一家有著330年歷史的老牌醬油廠的大門。

獲得老牌醬油廠認可的和服媽媽喜笑顏開,還專門發佈了一條影片,向粉絲們介紹這家醬油廠的歷史和生產線,也讓粉絲們體會到了和服媽媽「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拚勁。

這種拚勁是和服媽媽與生俱來的。「家族里的大部分女人——包括我外婆和我媽媽,都認為女人就應該呆在家裡,相夫教子。我卻不這麼認為,所以很早就開始工作了,成為了藝伎。現在,我又成為商業女性,我一直秉持著‘女人也可以工作’的信條。」

她在許多場合表示,自己穿和服是為了傳承傳統的優雅,但她內心卻與傳統女子無關。

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她特意提醒媒體不要報導她的姓氏,而只用日語拚音寫作Moe。成為網紅,意味著要與過去的自己割裂開來。

藝伎、離婚、推銷化妝品

如今以「貴婦」「優雅」標籤示人的和服媽媽,一路走來道路並不平坦。

16歲時,受京都之美感化的她決定不上學了,去京都成為一名藝伎。這種想法當時遭到了家裡人反對。不過,她個性如此,就是要自己去吃苦。要成為藝伎,需要進入「置屋」,接受嚴苛的訓練:傳統舞蹈、傳統樂器、言行舉止等。女孩子一旦決定成為藝伎,基本不可能在家人身邊撒嬌了。

所謂「置屋」,即在正式成為藝伎前,接受培訓的地方。和服媽媽回憶說:「在置屋裡,置屋老闆、祇園媽媽、藝伎、舞伎、幫傭,總共10個人住在一起。」

·和服媽媽在當藝伎時的樣子。·和服媽媽在當藝伎時的樣子。

在成為舞伎之前,和服媽媽經歷了1年的幫傭生活。每天,身為學徒的她需要早早起床,打掃衛生、洗衣服、學習舞蹈、給義姐(藝伎學徒製中的前輩)幫忙,接著,她還要學習傳統知識和語言(藝伎使用傳統日語)。

即便條件嚴苛,「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和服媽媽也順利成為了一名舞伎(成為藝伎前的階段),能正式開始工作了。沒想到,工作才是真正的考驗,和服媽媽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忙碌的生活:每天上午要學習舞蹈,晚上去禦座敷(表演場所)表演。

和服媽媽回憶:「當時並沒有感歎自己成為舞伎的成就感,當它成為一項工作時,反而只感到不輕鬆。」舞伎只被允許說三句話:謝謝您、請、對不起。而且,這三句話還都是用傳統日語說的,類似於中國古裝劇里的語言。無法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對於當時只有17歲的和服媽媽而言有些「心累」。

壓力下,和服媽媽經常感到身體不適,每次去禦座敷表演前,就會胃痛,表演結束後又常常會嘔吐。天生愛自由的和服媽媽對於這這種嚴苛的生活很不習慣,經常因為想家,哭著哭著就睡著了。但由於每天結束工作後都已經淩晨兩三點了,沒法給朋友打電話聊天,就只能打擾媽媽了,和媽媽聊天,「現在回想起來,不管我多晚打電話過去,媽媽立刻就把電話接起來,想必她一直守在電話前吧」。

雖然媽媽每晚都聽著女兒在電話那頭哭到天亮,但一次,在女兒決定放棄這份工作時,媽媽在電話那頭說:「當我把你送到置屋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不是你媽媽的決定了。置屋老闆才是你的媽媽。既然你當初做了這個決定,就必須完成它。」

第二天,媽媽來置屋看她,讓她到門口來一趟。她下樓一看,玄關桌上放著用布包裹著的便當盒,打開一看,發現是她從小最愛吃的咖喱飯和一封信。

要知道,藝伎不能隨便吃外面的餐食,連家裡送來的飯都在「違禁品」之列。

正因為這個經歷,讓和服媽媽深深懂得家常飯對人心的治癒功能,也讓她在多年後開始以家庭料理為主題,成為影片創作者。

從16歲到22歲,和服媽媽當了6年藝伎,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後來,和服媽媽與一名客人相戀結婚,退出了藝伎行業(藝伎一旦結婚,就要退行)。

結婚後,和服媽媽成了全職主婦。由於丈夫工作原因,她經常陪著丈夫往返於日本與海外之間。借此機會,和服媽媽開始自學做飯,並很快迷上了做家常菜。由於從少女到成年時期都是以藝伎身份度過的,和服媽媽在結婚後也習慣於在丈夫面前隱藏自己的感受,幾年下來,她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然沉默,但她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傳統的弱女子。和服媽媽向丈夫表明了態度,丈夫則說:「一個人生活很艱難。不過,既然你決定了,那就去吧。」

和服媽媽與丈夫離婚了。離婚後,和服媽媽一人來到東京,用自己的錢租了一間小公寓。為了維持生計,她拚命嘗試不同的工作,有時拖著拉杆箱,挨家挨戶地推銷化妝品,一直都很白淨的皮膚也被曬得黝黑。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讓她更加嚮往家庭,以及攜帶著治癒功能的家庭料理。

如今,她好不容易再次成家立業,但卻突然翻車了。

僅用兩年打造出來的IP,終究還是太單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