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方認定無犯罪嫌疑,尹錫悅夫人從「迪奧門」脫身了嗎?

▲資料圖:南韓第一夫人金建希。圖/IC photo▲資料圖:南韓第一夫人金建希。圖/IC photo

沸沸揚揚炒了近兩年的南韓第一夫人金建希收名牌包事件(又稱「迪奧門」事件)似乎要平息了。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韓聯社8月21日報導,南韓檢方就總統尹錫悅夫人金建希涉嫌收受名牌包一案認定金建希無犯罪嫌疑,其行為不構成違反《禁止不正當請託與收受財物法》(即《反貪法》)。

辦案組同時認為,金建希在2022年9月從旅美牧師崔在英(音譯)處收受的價值約300萬韓元(約人民幣1.6萬元)名牌包行為,與尹錫悅履行總統職務無關。因此,尹錫悅對其夫人收受名牌包沒有申報的義務。

南韓檢方和反腐機構對金建希收名牌包案查了多次。今年5月,南韓檢方成立專案組,就此事件展開調查。6月10日,南韓反腐機構「國民權益委員會」以金建希 「沒有違反事項」為由,宣佈結束對其收受名牌包一事的調查。

但7月20日,南韓檢方曾就涉嫌操縱股價、違反《反貪法》收受名牌包等傳喚了金建希。這是南韓檢方首次對在任的第一夫人進行非公開調查。

如今,名牌包事件似乎即將塵埃落定,但可能在其他方面掀起更大風波。

調查官員死亡疑雲未散

8月8日,南韓「國民權益委員會」負責反腐工作的高級官員金某被發現在家中死亡。他是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事件調查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也參與了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1月遭人持刀攻擊事件的調查工作。

警方發現,該官員在其住處留下了一份簡短遺書,稱自己身心痛苦不堪。輿論因此認為該官員是因工作太累而輕生,結果招致金某朋友的不滿。

據韓媒報導,在6月南韓「國民權益委員會」以沒有針對公職人員的配偶製定相關法律條款為由,宣佈結束對名牌包事件的調查後,金某對朋友表示,曾提出向上級機關移送調查案卷,而不是結案的建議。金某還對其朋友說,「做了違背良心的事,很痛苦。」

共同民主黨一方也曾透露,金某生前曾與朋友通電話,表示受到了上級壓力被迫結案,良心感到不安。這指的是6月27日金某曾與一位朋友通電話,表示「委員會決策層強力介入了」「我不能苟同但不敢反抗」。

8月6日,金某在南韓社交軟件留言,稱「內心不知所措,很抱歉最近讓大家失望了」等。

金某生前這些言論,尚難構成金建希不能從名牌包事件中脫嫌的基礎證據,而且未對南韓檢方後來的調查產生影響。但其死亡疑雲未來仍可能籠罩在名牌包事件上。

首爾地檢與大檢察廳爭議難辨

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事件最引人關注的時刻,是7月20日被南韓檢方傳喚。這創造了在任第一夫人的一個紀錄。

這件事就起源於6月10日南韓「國民權益委員會」宣佈結事調查,同時未將案卷移交檢察機關之後。6月11日,南韓檢察總長李元錫就此結果回應稱,檢方會根據證據和法律原則,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毫無差池地進行調查程序。

7月20日對金建希進行傳喚的,是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以下簡稱「首爾地檢」)反腐敗搜查二部和刑事一部。但據南韓媒體報導,南韓最高檢察院(即大檢察廳)對傳喚金建希調查一事事先並不知情。首爾方面是在傳訊過後10個小時才作了彙報。

隨後,大檢察廳展開了調查,而首爾地檢則要求推遲調查。首爾地檢檢察長李昌洙表示,如果大檢察廳對首爾地檢就傳喚金建希一事進行調查,有可能導致首爾地檢調查組動搖。

6月22日,南韓檢察總長李元錫定性首爾地檢傳訊第一夫人金建希屬於不守原則的行為,並就此向國民道歉。

首爾地檢與大檢察廳之間的爭議可能只是調查程序上的爭議,但也讓一些人懷疑,南韓檢察系統內部也有政治爭鬥的痕跡。

至於曾決定繼續對名牌包事件進行調查而後又道歉的李元錫,因其兩年檢察總長任期將於9月結束,尹錫悅日前已提名法務部次官沈雨廷為新任檢察總長,其曾擔任大檢察廳副檢察長。

「仇恨政治」背景下事件難了

8月18日,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再次高票連任黨首。共同民主黨一脈上一次黨首獲得連任還要追溯到1997年。當時是金大中連任。

在接受連任的演講中,李在明專門提到了名牌包事件和調查官員輕生事件。他表示:「為了掩蓋總統夫人的腐敗,把有良心的人推向了死亡。」南韓媒體分析稱,這預示了共同民主黨將加強鬥爭。

而共同民主黨的對立面也沒有放過李在明。目前,李在明身背7個案件,將接受4場審判。其中,違反公職選舉法和教唆偽證嫌疑的相關審判很可能在10月作出一審判決。

教唆偽證嫌疑如果成立,罰款之類倒是其次,最大的危險是將被剝奪5年選舉權。

「仇恨政治」不僅體現在政黨博弈上,還浸淫到了南韓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韓民族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認為政治分歧正在加劇。而《北韓日報》的一項調查則顯示,每10名受訪者中就有4人稱,如果與政治觀點不同的人一起吃飯或喝酒會感到不舒服。

在這種大背景下,南韓檢方對金建希收名牌包事件作出的無罪認定,勢必出現一部分人認可另一部分人不信的情況。這也就意味著,這一事件了猶未了,在一定條件下仍可能發酵。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