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兩艘新型潛艇服役,加劇地區軍備競賽態勢
熱點新聞:據外媒報導,近日新加坡將兩艘先進的新型潛艇投入服役,用以保護海上交通線和加強該國在該地區的海軍存在。媒體認為,該新型潛艇代表了新加坡海軍實力的進步。
點評: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咽喉要道,一直非常重視海軍力量建設。近年來,在大國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地區安全局勢趨向緊張,新加坡海軍不斷加強潛艇力量建設,整體水下作戰實力不斷提升。新加坡引進新型潛艇服役,不僅可有效實現對自身海洋安全權益保障,也可借此強化對外軍事交往,成為新加坡開展更廣泛海上防務合作的一部分。但是,由於當前地區安全形勢的敏感性,新加坡此舉也將推動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潛艇採購熱潮,使得地區軍備競賽進一步升級。
準備下水的新加坡「長勝」級潛艇。
水下整體作戰實力大幅提升
新加坡自建國以來一直對海軍建設尤為重視,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擁有了一支包括6艘「可畏」級護衛艦、8艘「獨立」級近海任務艦、6艘「勝利」級輕型護衛艦、4艘「堅韌」級船塢登陸艦等多艘先進艦艇組成的精幹海上力量,整體實力不可小視。
相較於水面艦艇,新加坡海軍在潛艇發展上則表現得相當謹慎,並未一步到位追求新型先進潛艇,而是通過採取先購買二手潛艇,訓練發展自身水下作戰力量,然後再對外採購新型潛艇的方式,打造適合本國國情的水下戰力。1995年,新加坡向瑞典購買了4艘退休後翻新的「海蛇」級常規潛艇,將其更名為「挑戰者」級。隨後,新加坡又從瑞典購買了兩艘「西約特蘭」級常規潛艇,更名為「射手」級。與「挑戰者」級潛艇相比,「射手」級潛艇不僅魚雷發射管數量增多,還使用了更先進的不依賴空氣的推進裝置(AIP)推進系統,水下作戰能力更為出色。這也是東南亞國家引進的第一型AIP潛艇。
近年來,隨著地區安全形勢的日趨複雜,新加坡感覺現有水下力量已經難以支撐其相關軍事行動的開展。為了替換老舊的「挑戰者」級潛艇,新加坡開始尋求對外採購更多新型潛艇,並於2013年與德國的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簽署了採購4艘「長勝」級常規潛艇的合約,總金額高達16億歐元。該型潛艇採用燃料電池而非柴油機來產生電力,可以讓潛艇能夠留在水下長達數週,具有比現役潛艇更長的作戰時間。此外,由於噸位較大,該型潛艇在服役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升級,配備更多武器,包括遠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在平時和戰時都能扮演適當的角色。
此次新加坡服役的兩艘新型潛艇,就是根據該合約接收的首批兩艘「長勝」號和「精銳」號,而另外兩艘 「卓越」號和「非凡」號也已經下水,預計將於2025年前全部入役。這對於新加坡現役潛艇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將大幅提高新加坡海軍的整體水下作戰實力,幫助其躋身東南亞地區最強水下作戰力量行列。正如新加坡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馮誌安上校所說:「它們將是出色的力量倍增器。作為一個小國,我們需要我們所能獲得的全部力量倍增器。」
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該艦採用隱身設計。
實現對地區戰略要道有效監控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加上又地處兵家必爭之地的馬六甲海峽,因此如何保證暢通無阻的海上交通線和對地區戰略要道的有效監控是新加坡面臨的頭等重要大事。
新加坡認為,潛艇由於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同時擁有多功能性,能夠執行各種作戰任務,包括搜索、跟蹤和攻擊敵方水面艦艇、護航運輸隊;搜索和攻擊敵方潛艇;在預定作戰海域提前部署,隱蔽偵察,為突擊兵力導航並提供目標指示;在敵方控制海域實施攻勢佈雷;打擊敵方境內目標;向敵方控制區隱蔽輸送小股兵力和物資;提供遠海導航、水文地理和水文氣象保障等,常常能夠發揮出其不意的作戰效果,因此在各國海軍裝備發展上對潛艇青睞有加。
此次新加坡投入服役的新型潛艇,推進系統極其安靜,能夠長距離隱蔽航渡、長時間水下待機。另外,該型潛艇裝備了先進的聲呐系統,能夠在嘈雜的水聲環境中精準搜尋、鎖定目標,同時擁有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8至20枚多用途重型魚雷和潛射巡航導彈,還可以用於投送無人潛航器,既可以隱蔽接近並摧毀水面和水下目標,也可以監視其他國家的海上活動並收集情報。與此同時,該型潛艇在外形設計方面採用了X形艉舵,能夠提供較強的機動性,在狹窄的馬六甲海峽內可以靈活機動,非常適合坐底伏擊攻擊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艦艇,作戰效益遠超水面艦艇,將大大提高新加坡監測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戰略通道的能力。
「可勝」級潛艇屬於德國218SG型潛艇,採用先進的AIP系統,水下續航時間遠超非AIP常規潛艇。
此外,先進潛艇也是新加坡強化對外軍事合作的重要平台,可使其在聯合軍演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推行「走出去」防務策略,通過聯合訓練、軍事演習等方式,密切與盟友夥伴軍事合作關係,進而提升軍事行動水平。據外媒報導,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武裝部隊加大了雙邊軍事演習的頻次,與馬來西亞、印尼、汶萊和泰國等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意圖通過展示其軍事投射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與域內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軍事和外交聯繫,進而鞏固其作為「積極主動的區域合作夥伴」的形象和地位。
對於亞太地區多國來說,如果需要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採取聯合軍事行動,新加坡也是最合適的合作對象。新加坡海軍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對地理環境的熟悉,將可以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從未來發展來看,隨著地區緊張局勢的加劇和海軍演習的日益頻繁,新加坡此次服役的新型潛艇還將進一步凸顯該優勢作用,在未來軍事行動中預計將發揮關鍵作用。正如英國國防部前海軍情報分析員特雷弗·賀連斯比所說:「我預計新加坡將會為地區反潛演習提供‘目標潛艇’。這樣的需求永遠存在,這將同時為它們提供收集情報的機會。」
越南引進的俄製「基洛」級潛艇,該潛艇配備了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射程約290千米。
導致地區軍備競賽升級
新加坡新型潛艇入役,從側面上也反映出東南亞各國的潛艇採購熱潮呈現上升趨勢。近年來,為爭奪和控制豐富的海洋資源,提高在海洋事務上的發言權,東南亞各國持續加大海上軍事力量投入。與大中型水面艦艇相比,潛艇價格較低,單艇作戰能力較強,且對體系作戰和信息通信保障要求低,因此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重要裝備。
印尼是東南亞地區第一個擁有潛艇的國家,而且在很長時間都是東南亞唯一裝備潛艇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印尼海軍從德國引進兩艘209A型潛艇。2011年,為進一步加強水下作戰力量,印尼海軍又從南韓訂購了3艘韓國製造的209改進型潛艇。憑藉這5艘潛艇,印尼海軍潛艇部隊成為東南亞地區一支重要的水下作戰力量。日前,印尼還與法國海軍集團簽署了兩艘增強版「鮋魚」級常規動力潛艇合約,預計在2030年左右將擁有至少8艘現代化潛艇,屆時將會成為東南亞國家中擁有現代化潛艇數量最多的國家。
越南作為東南亞地區軍事強國之一,也非常重視潛艇力量建設,目前主要裝備的是從俄羅斯訂購的6艘改進型「基洛」級常規潛艇。該型潛艇水下排水量3000噸,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3M-54重型反艦導彈,具有較強的末段突防能力。此外,緬甸從印度引進了兩艘二手的「基洛」級常規潛艇,馬來西亞從法國引進了兩艘「鮋魚」級常規潛艇,泰國也採購了3艘常規潛艇,正在陸續交付中。菲律賓雖然目前沒有裝備潛艇,但近年來利用地區島嶼爭端,也正在醞釀計劃採購兩艘新型潛艇,意圖借助美、日、印等大國力量,積極謀求引進先進裝備,提升海洋作戰能力。
在上述背景下,此次新加坡服役新型潛艇,必然將進一步推動該地區的潛艇採購熱潮,推動其他國家跟風採購,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各國不惜投入大量財力加快開展潛艇,既有出於本國安全的考量,但更多的還是由於近年來亞太地區的海洋邊界劃線、海洋權益之爭中,有些國家不顧歷史事實急於打破現狀、急於把問題擴大化國際化的原因,特別是隨著某些大國的介入,將進一步攪亂地區安全局勢,造成地區力量結構失衡,從而導致各國軍備競賽進一步升級,給地區安全形勢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兵韜誌略是由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淩雲誌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近期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兩週一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