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影響幾何
美國大選投票結束,特朗普將重回白宮。
奉行美國優先策略的「特朗普2.0」,將對中美經貿影響幾何?
關稅大棒料繼續揮舞。
關稅一向是特朗普的大棒。競選期間,特朗普提出要對世界各國進口美國的商品加征10%以上的關稅,對中國加征60%至100%的關稅。
加征關稅目的之一是增加財政收入。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看來,特朗普宣稱未來十年可從中國收到4.5萬億美元的關稅,這隻是一個靜態考量。
「實際上,2023年中美貿易額已降了一個台階,從近7600億降到6600多億美元。高關稅讓很多中國企業不賣給美國,轉向其他國家。」劉英向三里河表示,中國在全球的貿易格局已發生改變,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十多年來,中國出口實現了多元化、全球化的佈局。
「加稅最終買單的只能是美國終端消費者。」劉英說。
當地時間11月4日,全美零售聯合會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對中國加征60%的高關稅,美國消費者的年度消費能力可能會損失多達780億美元。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恒向三里河指出,若特朗普經濟計劃全部實施,對華經貿政策更加激進,其對內減稅、加征關稅,疊加收緊移民政策將進一步放大美國的供需矛盾,導致美國再通脹風險上行。
「脫鉤斷鏈」風險或上升。
特朗普呼籲「製造業回流美國」,計劃將關鍵供應鏈帶回美國。專家認為,美國新政府或繼續推動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脫鉤斷鏈」。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向三里河表示,預計會比拜登時期更為激進地推動中美脫鉤,對中國出口、投資等方面進一步加壓。
相比加征關稅會增加美國居民生活成本,羅誌恒認為,限制科技領域的投資和出口政策阻礙小,因此未來美國新政府在相關政策上的承諾兌現率更高,預計其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半導體、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封鎖,或將單邊製裁範圍進一步擴至先進製造業、生物醫療技術等領域。
「若科技產業合作對美國能夠獲利,我認為他會去推進,否則或會繼續之前的實體清單。」在劉英看來,特朗普傾向於商業利益導向,中美科技合作能否獲利是其核心考量。
練好內功尤為關鍵。
「要以內部政策、改革和預期的確定性對衝外部的不確定性。」羅誌恒認為,將外部衝擊降至最低,最終影響取決於內。
「對衝外部風險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擴大內循環,把控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真正釋放內需。」屠新泉稱,美國新政府政策可能會吸引更多資本到美國去,中國在留住、吸引外資方面會面臨競爭壓力,要有應對準備,提高市場環境對企業的吸引力。
11月1日,商務部等六部門發佈了《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1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外資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有關工作。
劉英說,中國是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正持續釋放改革紅利、高質量增長紅利,吸引著外資企業。「我們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外資能在中國賺到錢,這是第一位的。」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