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三黨聯合政府「拆夥」,朔爾茨遇到一個大麻煩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1月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宣佈解除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的財政部長職務,並提議於明年1月15日聯邦議院對聯合政府進行信任投票。德國自民黨當天也宣佈該黨所有部長退出由社會民主黨、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組成的聯合政府。
這標誌著自2021年9月選舉以後形成的三黨聯合政府「拆夥」,號稱「戰後歐洲最穩政治支柱」,歷史上很少發生內閣危機的德國,出現了戲劇性和歷史性的政治動盪。
「交通燈」的開啟與熄滅
2021年德國聯邦選舉,來自中左翼和左翼的社民黨和綠黨以微弱優勢力壓此前長期執政的基民盟-基社盟,但兩黨相加也並未獲得組閣所需的議會多數。
由於兩個重要議會政黨——德國選擇黨和左翼黨又分別有極右背景和前東德血脈,因此僅勉強保住議會準入資格的中間偏右小黨、曾多次與中右翼基民盟-基社盟聯合組閣的自民黨便入了兩個左翼政黨法眼。
戰後德國政治史上並不多見的跨立場三黨聯盟「交通燈聯盟」(因社民黨、綠黨、自民黨代表色分別為交通燈的紅綠黃三色而得名)應運而生。
三家「搭夥」之初均表現出高姿態。綠黨兩領導人巴爾伯克和哈貝克、自民黨黨領林德納和秘書長維辛公開發表了歡快的「同框照」,並標註了「在尋找新政府的過程中,我們正在探索共同點並彌合分歧。」
三家宣稱「色差和不同觀點碰撞令人受益匪淺」,甚至表示「分歧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他們甚至達成了「分歧不公開」的君子協定,承諾只對外公開達成的妥協決議本身,而爭吵和討論的過程絕不示人。
但這種融洽氣氛僅維持了不到百日便被打破: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社民黨、綠黨希望將節餘的新冠應對資金轉移用於政府氣候行動預算等用途,同時希望通過增加公共開支和擴大政府舉債規模刺激經濟,資金不足部分則可通過增稅彌補。
但自民黨對此堅決反對,要求恪守現有政府舉債上限,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和「不必要的預算」彌補窟窿。綠黨和自民黨首先圍繞是否給司機燃油折扣公開撕破臉,2023年11月,聯邦憲法法院裁定政府計劃將新冠疫情應對資金挪用的計劃「部分違憲」,極大縮小了三黨達成共識的基礎。
2024年9月,薩克森、圖林根等東區數州舉行地方選舉,執政聯盟三黨一敗塗地,選後林德納發出「秋季必須作出決定」的最後通牒向左翼兩黨逼宮,社民黨聯合領導人埃斯肯則親自出馬,嘲諷「在日期和最後通牒上玩花招的做法是賭徒本性的表現」,「交通燈」聯盟分歧徹底公開化。
10月,林德納進一步提出一系列幾乎顛覆「交通燈」所有金融、經濟共識和政策的要求,至此「拆夥」已是時間問題。
破局的刹那是非常難堪和無風度的。散夥前的最後談判僅兩小時就談崩了。隨後朔爾茨措辭尖刻地指責林德納「自負」「心胸狹隘」,還近乎羞辱性地將另兩名自民黨籍部長——教育及研究部長瓦辛格和司法部長佈施曼以當眾簽署解職令的方式掃地出門。
以內訌形式自行「拆毀」聯合政府,在戰後聯占士邦國75年政治史上不過寥寥兩三次。上次發生在2005年,當時領導「大聯合政府」的施羅德主動「拆夥」,最終弄巧成拙,從此開啟了漫長的默克爾時代。
朔爾茨宣佈,將尋求在2025年1月15日舉行對他自己的不信任投票。如果結果不佳,意味著德國大選會提前至明年3月,這比既定的時間提前了半年。
▲這是2022年5月20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拍攝的德國財長林德納在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後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影片直播畫面。圖/新華社
三黨聯合為何越走越窄
其實,三黨「搭夥」本就是別無選擇下的權宜之計,信奉自由市場、小政府大社會和低福利低支出的自民黨,和信奉高福利高預算,相信政府干預力量的左翼兩黨從基本理念上就格格不入。兩個左翼政黨對自民黨動輒要「緊縮」忍無可忍,而自民黨則對兩個左翼黨「不顧一切也要減排」的理念和舉措嗤之以鼻。
隨著德俄天然氣合作的戛然而止,維繫三黨共識的脆弱橋樑——基於俄羅斯廉價天然氣的低能源價格蕩然無存,彼此的裂痕難以彌合。
經濟的低迷則耗盡了各方最後一點耐性。過去五年間德國經濟僅增長0.2%,2023年更出現自疫情以來首次萎縮。困擾德國社會的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包括高昂的勞動力成本、人口迅速老齡化、繁瑣的手續以及過時的基礎設施令執政聯盟三黨焦頭爛額,並相互推諉責任。
9月的地方選舉讓三黨意識到如不改弦更張,執政聯盟將徹底喪失執政地位,其中最弱小的自民黨更有跌破5%,從議會被掃地出門的危險。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何況「交通燈」三黨本就是誌不同、道不合的純利益集合體,當共同利益土崩瓦解,撕破臉皮打得一地雞毛,也就只剩下時間和形式的懸念了。
日前,德國2025年度預算草案已提交議會,該草案仍有約120億歐元的缺口,各方均意識到該預算的討論和表決勢必引發朝野「大亂鬥」,聯合政府若不能自己主動動手「引爆式拆彈」,任由其他政黨借此觸發對內閣不信任動議,並進而被動觸發解散議會提前選舉,屆時對執政聯盟三黨將更加不利。
正因如此,「紅綠黃」三黨才毫無顧忌地公開破局,這也算是「交通燈」三黨爭吵之餘,心照不宣達成的最後默契。
朔爾茨希望借這種方式為自己爭取緩衝時間,通過聖誕、元旦長假把幾乎註定導致提前解散議會的內閣信任表決拖到2025年,從而讓紅、綠兩黨獲得更多準備選戰的餘裕。
自民黨在此前地方選舉中一無所獲,又得罪「交通燈」夥伴,亟須設法穩住5%的議會準入線,同時接觸基民盟-基社盟「舊搭檔」,因此實際上也不排斥提前「拆夥」。
問題在於反對黨並不買賬。
儘管事先事後頻頻「打招呼」,但基民盟領導人梅爾茨仍執意以「形勢緊迫等不起」「沒理由等到明年」為由,堅決要求最好一週內就舉行內閣信任投票。
接下來,繞不過去的2025年度預算表決將成為朔爾茨方案第一個「大考」門檻,已喪失議會多數的紅、綠兩黨稍有閃失就會被「狙殺」。屆時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將在21天內解散議會,最遲兩個月內必須重新選舉,這意味著新選舉和新內閣都將早於「朔爾茨時間表」誕生。
危機四伏的政治走向
許多分析家相信,朔爾茨的如意算盤很難實現,因為越來越杜特國人相信,任由缺乏代表性和能力的「交通燈殘骸」維持一個少數內閣,將更加無法幫助德國經濟重回正軌。
「交通燈」的破局和陡然增大的政府不確定性也將對德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不利,因為歐洲正尋求建立新的跨大西洋聯盟,並面臨其他挑戰,「交通燈」應付如此局面已十分吃力,如今只剩「紅綠」更是「吃不消」。
事實上已有越來越多分析家將德國目前的危機歸咎於這種不確定性。但一些分析家的擔心,如政府危機會導致德國對烏克蘭政策發生劇烈變化,或議會僵局會導致預算難產觸發政府「停擺」等,實際上都是杞人憂天。
德國政治舞台上反對現行烏克蘭政策的主要是德國選擇黨、左翼黨等,而如前所述,這些黨被排斥在「主舞台」之外,其他有份兒參與執政權博弈的政黨在這個問題上分歧不大。
至於預算難產問題,和美國不同,德國預算難產不會影響常規支出,因此即便一直沒有預算,也不會有任何政府僱員會拿不到薪金,關門危險實際上並不存在。
最大的麻煩是政黨的支持率和另類勢力的崛起。最新民調顯示,社民黨支持率僅剩14%—18%(較聯合執政前下跌約19個百分點),綠黨9%—12%,兩黨相加23%—30%,已遠遠低於中右的基民盟-基社盟(30%-34%),而自民黨的支持率則已下滑到3%-5%,恐怕會失去和別的政黨「搭夥」的籌碼。
與之相反,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近年來聲勢浩大,在地方選舉中不斷攻城拔寨,最新民調支持率已高達16%—19%,而與之相「對衝」的並非傳統中左、中右或環保政黨,而是同樣反體制、反移民,有前東德血統的極左翼草根政黨薩拉瓦亨克內西特聯盟。最新三場東區地方選舉,該黨支持率高達6%—9%,進入聯邦議會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一旦選擇黨和薩拉瓦亨克內西特聯盟均在聯邦議會站穩腳跟,勢必進一步壓縮主流各黨組閣的騰挪和想像空間,給危機四伏的德國政治走向帶來更多更大的不確定性。
一些德國分析家開始呼籲歷史上曾偶有出現的「左右大聯合政府」,即讓中右翼的基民盟-基社盟和中左翼的社民黨聯合組閣,這樣的政府雖然效率低下,卻可克服「不能選擇極左極右夥伴,但其他夥伴又缺乏代表性」的尷尬。這樣的呼籲,似乎很受病急亂投醫的德國民眾歡迎。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