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還是救民?自民黨退出聯合政府將把德國政壇推向何方?

據新華社11月7日報導,德國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宣佈,該黨所有部長退出由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構成的聯合政府。

6日,自民黨主席、財政部長林德納遭到德國總理朔爾茨解職後,執政聯盟瓦解。目前,朔爾茨領導一個由綠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少數派政府。

林德納(右)與朔爾茨(左)林德納(右)與朔爾茨(左)

朔爾茨表示,林德納遭解職是因為缺乏「合作的信任基礎」,其多年幕僚庫基斯將接任財長一職。「林德納一直‘拆台’,他被解職本質上是朔爾茨的奮力一擊。」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上海歐洲學會會長丁純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有分析認為,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本應是執政聯盟團結的時刻,但各黨派無法擱置分歧,尤其對2025財政預算存在過多分歧。丁純認為,「三黨組建聯合政府,各自理念本就不同。執政聯盟建立之初就有預測其執政時間不會太長,沒能善終屬於有跡可循。」

朔爾茨還提議,聯邦議院(議會下院)將於明年1月15日對政府進行信任投票。若政府未通過投票,德國或於明年3月提前大選,原計劃大選時間為明年9月。

美國媒體分析稱,此次政治動盪可能加劇民眾對傳統主流政黨的不滿情緒,民粹主義新興政黨或會因此受益,包括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

「離婚」:財政理念不同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11月6日報導,2021年組建的德國執政聯盟裂痕過大,難以克服。德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下導致聯盟內部預算分歧加劇。

林德納及自民黨要求德國政府遵守嚴格的支持規則並減稅,社民黨和綠黨希望維持社會支出,並通過刺激經濟以振興德國工業。

朔爾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林德納部長經常以不適當的方式阻止立法。他經常以黨派策略優先,經常辜負我的信任。」朔爾茨稱,他要求林德納放寬支出規則,以允許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

林德納稱此舉將「違反我的就職誓言」,還抨擊了朔爾茨對德國經濟疲軟的反應。「長期以來,朔爾茨一直沒有認識到我們國家需要新的經濟覺醒。他一直淡化我們公民的經濟擔憂。」林德納表示。

丁純認為,各黨對經濟政策、財政預算想法不同,在於其基礎選民。「自民黨比較偏右,主要的基本盤是資本家、企業家這一類,所以給出的方案、經濟政策、預算等都有明顯的特色。企業家希望減稅、刺激創新,反對財政赤字。」

當前德國執政聯盟分歧的核心是2025年的預算,其中至少需要填補1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71億元)的缺口,以及就提振德國經濟的措施達成一致。

丁純表示,自民黨認為疫情、能源危機過後,不能再繼續現有的政策,不同意朔爾茨2025年預算中考慮用財政赤字拯救企業,維護尤其是底層民生的理念,主張遵守債務刹車理念。

關於2025財政年度聯邦預算,社民黨和綠黨希望在綠色轉型、基礎設施等方面增加開支,而自民黨則堅持預算必須符合德國憲法對新借貸的嚴格限制,為此經歷了數月談判。

新華社報導稱,德國去年是「全球唯一負增長的發達經濟體」。德國政府最新預測顯示,2024年德國經濟還將萎縮0.2%。

德國汽車、化工和工程三大核心行業均陷入衰退;大企業出現「裁員潮」。大眾汽車公司9月宣佈考慮裁員並將關閉其在德國部分工廠;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采埃孚公司計劃在2028年前裁員1.1萬至1.4萬人;運輸業製造商大陸集團啟動裁員7150人計劃。

與此同時,根據德國統計局的數據,德國消費者因焦慮而儲蓄的比例已達到11.1%,是美國同類消費者的兩倍——而這進一步拖慢了經濟增長。

《紐約時報》報導稱,本月早些時候,林德納撰寫了一份長達18頁的經濟論文,主要倡導減稅,呼籲政府從根本上重新製定明年的預算計劃。這與社民黨和綠黨的立場相左,被認為是執政聯盟的「離婚文件」。

林德納把這份代表自民黨獨自政策想法的文件泄露給媒體,引起朔爾茨不滿並指責其不遵從聯合政府協議。

基於這一點,丁純認為,「社民黨和自民黨都有各自向社會和民眾表達各自政策觀點的做派,並非以聯合政府的姿態,而是私下都在表達自己的經濟政策和想法。」

《紐約時報》報導稱,目前的執政聯盟是自1960年代以來德國首次出現三黨聯合政府。政府中有聲音認為,這是其不穩定、頻繁泄密和癱瘓的原因之一。「德國之聲」進一步指出了三者政治理念不合的情況。社民黨和綠黨本質上是左翼政黨,與偏右的自民黨不同。社民黨和綠黨認為,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社會政策和氣候保護。持經濟自由派觀點的自民黨則認為,市場經濟下的國家,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進行政府干預並實行克製的財政措施。

「執政聯盟初期就有人預測其‘執政壽命’不會太長,隨著選情激烈現在沒能善終,屬於有跡可循。幾黨執政本身就證明了政黨的碎片化,是民情的反映,比如極右翼的增長就能反映這一點。」丁純說道。

團結時刻,裂痕加深

林德納遭解職的當天,正逢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宣佈勝選。Politico撰文稱,在特朗普當選數小時後,德國陷入政治混亂,引發未來歐洲經濟和安全的深刻不確定性。

許杜特國人希望,特朗普獲勝將迫使德國執政聯盟團結一致,因為他可能會給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帶來「艱難的旅程」。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一項分析估計,在特朗普未來的4年任期內,一場新的貿易戰可能會讓德國損失達1800億歐元。

但德國執政聯盟卻無法擱置分歧。綠黨領導人、德國副總理兼氣候部長哈貝克說:「在這樣的日子裡,德國必須表現出團結和在歐洲採取行動的能力,這簡直是悲劇。」

丁純表示,德國執政聯盟垮塌的時機不被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和歐洲會降低與特朗普談判的底氣。」

但他同時認為,朔爾茨解散聯合政府,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當前德國政府因無法推動2025財政預算正面臨執政困境,社民黨選情也出現危機,「在執政聯盟聲譽不斷下降的背景下,朔爾茨希望提前大選,奮力一搏,把聯合政府無法合作執政以推動經濟復甦的責任推到自民黨頭上。」

選民對德國政局有諸多不滿。《華盛頓郵報》稱,最新民調顯示,德國選民的耐性已消磨殆盡。本月早些時候,柏林知名調查公司Infratest dimap目前代表德國廣播公司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54%的受訪者希望提前選舉,85%的受訪者對現政府「不太滿意」或「完全不滿意」。

目前,朔爾茨領導由社民黨和綠黨組成的少數政府。綠黨方面稱不會退出政府,其部長將繼續留任。

英國《衛報》分析認為,社民黨和綠黨領導的「跛腳鴨」政府,可能不得不依靠反對黨基民盟/基社盟的力量,推動重大立法通過。目前,基民盟/基社盟的社會支持率最高,為36%。

若提前大選,不排除德國將出現由基民盟/基社盟領導的新政府。英國天空電視台進一步稱,由於主流政黨不願與民調較高的極左、極右政黨合作,新政府可能由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和綠黨構成。

但社民黨內部對於是否加入新的聯合政府也存在猶豫。「年青人會願意加入,目前已經做議員的那些人可能會猶豫,因為做得不好要承擔責任,但做得好可能就要歸功於基民盟/基社盟。」丁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