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子「園區行」走進星光影視園,感受視聽產業前沿科技

影視平台上的節目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如今的影視幕後製作中有哪些「黑科技」?11月6日,來自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的近80名師生來到星光影視園,在新科技加持下的VP棚、直播間集群中瞭解新時代視聽產業發展成果。

11月6日,中國戲曲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參觀星光影視園。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11月6日,中國戲曲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參觀星光影視園。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

此次活動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主辦,市委網信辦、新京報社等單位承辦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4年「園區行」最美園區主題日活動的第十站,也是2024年的最後一站。

在VP棚中感受拍攝的非凡體驗

42米長的弧形大屏上顯示著冰島著名景點DC-3飛機殘骸,同學們走到屏幕之前拍攝照片,呈現的效果宛如真實置身於冰島一般。逼真的效果讓師生們感到十分驚奇。

同學們在VP棚中的「冰島飛機殘骸」前合照留念。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同學們在VP棚中的「冰島飛機殘骸」前合照留念。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

這是星光影視園在2024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的VP棚(虛擬製片影棚)。該棚坐擁1200平米演播廳,是北京首個荷李活等級、超大規模、超高規格的VP棚,能夠實現超逼真拍攝環境,營造逼真的光照和反射。

解說員介紹,使用VP棚進行電影拍攝的優勢首先是降低拍攝成本,劇組不需要反復轉場,同時也大大縮減了拍攝時間。此外能夠實現更加自由的創作,導演可以通過監視屏實時觀察到成片效果,而不需要進行綠幕摳圖等後期製作,提高創作效率。「在一些影視拍攝實踐中,如《雲之羽》《大夢歸離》,使用該項技術節約了至少30%的人力成本。」

大學生們在參觀星光影視園 D 座 VP 棚。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大學生們在參觀星光影視園 D 座 VP 棚。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

隨後,同學們又來到了星光元宇宙直播基地,參觀直播間集群。直播基地有著多種類型的直播間,有的專門適用於電商直播帶貨,有的更加適配歌舞娛樂表演。有的直播間僅有一工位單間大小,為中小型企業節約成本;有的直播間配備專業的大屏和直播設備,為大型企業直播提供最專業的直播效果。

「在直播中,可以通過虛擬技術實現更加沉浸式的效果。」在一間XR直播間前,解說員介紹道。「這個XR直播間可以實現上門定製,只要提供一個空場地,我們可以帶著設備去現場搭建起這樣一個直播間。在這個直播間中,我們研發的機械臂可以替代傳統導播的角色,進行現場機位的推拉搖移,節約人工成本。」

大學生們走進星光影視園直播間現場體驗。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大學生們走進星光影視園直播間現場體驗。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

記者瞭解到,星光影視園創建於2005年,迄今已有2000多檔節目在此拍攝生產。「擁有全球先進的影視生產設備、強大的技術製作團隊,是各大電視傳媒機構選擇這裏的首要原因。」解說員介紹,在創建之初,星光影視園就提出從創意團隊、技術團隊,到製作團隊、播出團隊為一體的生態視聽一攬子解決方案,讓更多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公司入駐,形成非同質化的產業集群。

「站在企業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彙點上,信息化、工業化不斷整合,形成工業化的生產模式。科技和創新是目前星光影視園的重點發展方向。」解說員向同學們提到,2019年,由星光集成的全球首台「5G+8K」的超高清轉播車啟動;2021年,星光影視園啟用了首個XR虛擬拍攝演播廳。星光旗下的北京星凱達舞台技術公司承接了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等大型演出。

2024園區行「最美園區主題日」活動收官

記者瞭解到,從2024年7月起,「園區行」最美園區主題日活動已組織23所高校師生,陸續走訪了10家各具特色的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包括以文化和科技產業融合為特色的中關村軟件園,藝術與設計氛圍濃鬱的798·751園區,還有以文化消費和影視製作為主導業態的首創郎園Station……星光影視園以試聽內容創意生產全產業鏈生態為核心驅動,形成獨具特色的試聽文化產業集群,也成為2024年「園區行」最美園區主題日活動的最後一站。

中國戲劇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學生史林峰表示,今天走訪了影視視聽產業的全流程,感覺到這個產業的龐大。「從影片錄製過程中的大屏幕,到後期製作技術,一整套流程都可以在一個產業園里完成,非常便利。」史林峰告訴記者,平時對影視新技術有一些瞭解,但是沒想到已經運用得如此成熟。「感謝‘園區行’這個機會,讓我們在課堂學習之餘也更加與時俱進。」

「產業園里的直播間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裡面的設備用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迎合現在的直播潮流。」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管理專業學生張嘉悅認為,整個產業園並不拘泥於傳統影視基地的形式,延伸出很多新產業、新業態,緊跟時代潮流。「我們學習的專業,未來也會涉及到關於影視的方方面面。在園區實地探訪,激發了我們對影視幕後製作的興趣,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職業規劃。」

工作人員在給大學生們介紹5G+AI的馬拉松賽事轉播模型。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工作人員在給大學生們介紹5G+AI的馬拉松賽事轉播模型。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

「這次帶著同學們一起參觀星光影視園,感受到了文化科技融合的真實力量和生動的現場場景,以及新質生產力對於文化發展的助推作用。」中國戲曲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告訴記者,在這裏看到的VP棚和很多直播場景,都是北京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業態。「回到課堂之後,一方面我們可以將日常的研究、教學更好地跟現實場景結合,另外一方面也鼓勵同學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進一步地去思考科技對於文化行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助力。」

中國傳媒大學輔導員胡昕熠告訴記者,現在的視聽產業在內容製作上有了更多科技的融入,將給內容製作帶來更多便利。「參與此次活動的是文化產業管理和藝術管理專業的同學,他們將來可能會從事製片方面的工作。此次參觀作為他們課堂學習的輔助,能夠幫助他們未來更好地進行就業選擇。」

新京報記者 徐彥琳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