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的另類勸學:動畫科普「講故事」

牛頓53歲時曾擔任過皇家造幣廠的督辦,幫助英國解決了銀幣危機。你可能聽過這段歷史,但也許沒太在意。現在我們換個講法,一個研究陷入停滯,鬱鬱寡歡的中年科學家借一次偶然的機會轉行當起了偵探,與高智商假幣販子進行了三年的頭腦對決,憑藉非凡的腦力計算,拚湊出完整的證據鏈,把對方送上了絞刑架。

「看得我熱血沸騰,感覺真實歷史離我更近了。」這段近16分鐘的動畫,順理成章地在2023年9月成為爆款。截至目前,在抖音平台上贏得了352.8萬人的點讚。

《大偵探牛頓》的製作者「迷因水母」,是一支成立於2021年的動畫影片團隊。這幾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年青人,憑藉讓人一夜長大的熱血和堅持,踏過了無數的創業困境和獨屬於青春的迷茫,蛻變為一支風格獨特的科普影片團隊。他們不僅通過抖音平台被更多人看見,更在和粉絲用戶的互動中「看見了更大的世界」。

「迷因水母」抖音頁面。受訪者供圖
「迷因水母」抖音頁面。受訪者供圖「迷因水母」抖音頁面。受訪者供圖

像牛頓一樣,在穀底逆轉

最開始「迷因水母」叫「地球燈塔」。創始人韜韜說,這個名字希望能給那些對未來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那時候團隊定位是職業科普,連著做了七期,介紹護林員、心理諮詢師、電競選手等職業,「希望大家能瞭解這些職業,對前路不再迷茫。」

這也是他們自己的願望。

那是2020年,他們剛剛大學畢業,人生還沒有著落。最開始起頭的是韜韜和飛飛。他倆是高中同學,後在不同的地方上大學。本來他們都打算繼續深造,但因為疫情,計劃被打亂了。一次同學聚會上,兩人想起了從前開過的玩笑,「要是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一起創業」,說著說著,他們認真了。

韜韜學的是數學,對科普感興趣。飛飛學的是藝術,喜歡動畫,湊一塊就是科普動畫。一這麼想,他們就興奮得要命,韜韜又找來了他的朋友,學計算機的華子。他們仨湊一塊,各自管周圍的「天使投資人」拿到了一筆啟動資金,招人建團隊,創業這事就這麼定了。

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最初摸索期,因為找不準思路和方向,他們連著做了七個影片,每個影片也就幾十個讚。每個影片前期調研和準備一兩個月,從開始畫到剪輯的生產週期也是一個月。最可怕的是,創業期間常會出現的問題——缺錢。

《大偵探牛頓》的人物設計和分鏡。受訪者供圖《大偵探牛頓》的人物設計和分鏡。受訪者供圖

2022年底,變賣了從小到大最喜愛的收藏,包括幾台膠片相機後,韜韜給員工發了當月的薪金,他記得當時卡里就剩下2塊7毛了。

那是團隊最「苦」 的日子,那段時間,團隊成員們常常陷入自我懷疑,「我們的選擇是不是錯誤的?」

韜韜說的「選擇」指的是團隊的定位和選題,那時團隊已經建成一年多了,一切似乎走到了一個交叉口,不是「死」,就是重生。

然後,他們按下了重生鍵,決定拚一把。

2022年夏,他們把團隊名字換成「迷因水母」,從職業科普改成做歷史人物、事件,把故事融入其中。迷因是一個傳播學概念,它是文化基因的意思。而他們的頭像是一隻燈塔水母,在生物學上可以返老還童,象徵著永生。韜韜介紹,兩個概念合起來,就是歷史文化基因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永生。

韜韜說,《大偵探牛頓》算是他們那個時期所有努力的集大成者。

最開始把「大偵探牛頓」從他們100多個備選選題里撈出來的是飛飛。別人都覺得這個故事一般,但飛飛特別喜歡,他就喜歡這種熱血的故事。

在「大偵探牛頓」的高潮部分,一座思維形成的宮殿在牛頓身後展開,他從平地踩著一塊塊碎石登上高峰,整個金錢鑄造的王國為之震動。他們都覺得冥冥之中,中年牛頓的這個故事和他們有關。經歷了多次失敗,他們偶爾也鬱鬱不得誌、憔悴,但是他們也希望能像牛頓一樣,在穀底逆轉。

2023年9月,夢想終於實現了,在「大偵探牛頓」發佈的兩天后,粉絲漲了100多萬。韜韜還記得第三天是一個週一,他們打開了一瓶在桌上放了半年的香檳慶祝,這是他們的一個習慣,每次有不錯反響的作品都會開一瓶香檳,這一次給他們帶來了半年壓力的香檳終於發出了「砰」的聲音。

成為大人

「迷因水母」團隊的平均年齡是26歲,他們一起走過了三年多的時光。

韜韜覺得,創業這件事對他最大的意義就是,教他如何成為一個可靠的大人。他說,如果把幾年前的自己拎出來,你會看到一個沉默寡言的、隨性的、極度缺乏耐性的人。但在這三年多里,他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有責任感的團隊領導人。

「迷因水母」團隊創始人華子、韜韜、飛飛(從左至右)。受訪者供圖「迷因水母」團隊創始人華子、韜韜、飛飛(從左至右)。受訪者供圖

在不斷的摩擦和自我懷疑中,他漸漸意識到,大家一起工作的時候,不再是一起玩耍的朋友,而是相互依靠並肩作戰的隊友。

現在他們在抖音有362.9萬粉絲,共做了近百條動畫,在那些數據不錯的影片里,主人公幾乎都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勇氣,比如在《中年婦女團滅黑幫》里,有為愛女踏上復仇之路的母親;在《對抗資本的鐳女孩》里,被放射性鐳傷害的女工在生命隕落前還在與資本家對抗;《潛水員戴夫》里那個潛入300米水下,只為帶回一具陌生人屍體,自己也葬身其中的潛水員……

在他們的選題居里,還躺著一百多個故事等待「開發」。為了完成一段影片,他們往往要做長達一個月的調研,查閱幾十萬字歷史資料,畫幾十張A4紙的角色設計圖和分鏡。關注新流量平台的研究團隊卡斯數據評價,「秉持著‘做歷史和文化的傳播者’的初心,‘迷因水母’ 在用手繪動畫講故事方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魅力,具備視覺吸引力的動畫、通俗易懂的文案、貼合內容的配樂相結合,栩栩如生的歷史畫卷就像電影一樣直觀展現在用戶面前。」

韜韜說,相比較那些滿足獵奇或者冷冰冰的科普影片,他們的獨特之處是「讓觀眾共情」,「如果觀眾能夠為主角的困境感到難過,為主角的成功感到喜悅,那麼我們這期影片就算是做成功了」。至今在科普影片賽道,「迷因水母」仍是風格獨特的團隊。

伯樂與粉絲,撐起更大的世界

在被問及「支撐你們一路走下去的,除了對這份事業的熱愛,還有什麼」時,韜韜的回答很簡單:伯樂和粉絲。

韜韜曾收到一個很漂亮的本子,「翻開的時候手會發抖。」因為,本子裡是粉絲給團隊每個成員畫的漫畫,還配了情節,以及整頁整頁寫滿的寄語。「這個禮物是幾個初中粉絲共同準備的,本子在不同城市交換傳遞了好幾個月,最終才到了我們手上。我從未收到過這麼用心的禮物,滿滿的情緒價值。」

在很多時候,伯樂和粉絲是統一的。對於「迷因水母」這個從無到有的團隊而言,每個點讚、轉發的粉絲,其實也是把他們推向更大舞台的伯樂。

粉絲禮物里的寄語。受訪者供圖粉絲禮物里的寄語。受訪者供圖

更大的舞台,是短影片時代的紅利餽贈,也是抖音平台更先進的內容創作方向。這條賽道里,有用遊戲角色解析數學原理的「派蒙科普」,用趣味實景模型科普生物奧妙的「模型師老原兒」,還有用手繪動畫講解科普知識的其他優秀創作者,他們都和「迷因水母」一樣,用一種創新有趣的形式,豐富抖音知識賽道的內容供給量。

據悉,為了持續發現和鼓勵更多好作品,抖音推出優質內容子品牌「抖音精選」。今年7月,抖音還發佈了長期優質創作倡議「抖音精選計劃」,為優質作品提供多重權益,如額外的流量扶持、現金激勵等,持續更新每週精選內容和月度精選作者兩個欄目,「迷因水母」團隊順利入選了當月的抖音精選作者榜。

回到那個讓韜韜顫抖的本子,其中一頁,有一句話寫著,「願你們永遠年輕。」已成為平台「精選」的「迷因水母」,在熱血、勇氣、堅持中看見了更大的世界。這群年青人,也有理由被更大的世界看到。

新京報記者 黃依琳

編輯 胡傑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