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能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嗎?
來源:直新聞
直新聞:特朗普競選的時候說可以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現在他當選了,外界關注的是,他能做到嗎?您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特朗普勝選之後,無論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都在為他明年1月20日上台進行調整和準備。我們也可以說這是「特朗普衝擊」2.0版。2016年大選之後,美國和世界都不知道特朗普會做什麼,那也是一次「特朗普衝擊」。而這次世界知道特朗普可能會做什麼,從而進行調整。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里,有個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他不斷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因此,這一次他競選時說,24小時之內解決俄烏衝突,引發廣泛關注。現在當選了,他會怎麼去兌現這個承諾呢?
實際上,作為當事方,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既不太相信特朗普能夠做到這一點,但又不敢不相信他不做。其實,這就是特朗普的一種「交易藝術」,憑空製造籌碼,以自己的不可預期性來向對手極限施壓。勝選之後,特朗普的團隊也在討論或者向外界釋放特朗普的一些想法和意圖。同時,特朗普與澤連斯基也進行了接觸,核心一條就是維護特朗普「和平總統」的形象和人設。他自詡是個「和平總統」,第一個任期4年里他的確沒有發動戰爭。如果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俄烏衝突,他可能將因此獲得盧保和平獎。
首先,特朗普追求的目標是和平,而不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的「勝利」。當然,和平是各方能夠接受的目標,但是各方對和平的界定並不一樣。俄羅斯要的是在現有的條件下,也就是烏克蘭讓出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半島以及不加入北約等條件下的停戰與和平。而烏克蘭要的是恢復領土邊界,以及對戰爭責任的追究。特朗普不會因為個人情感的喜好而一邊倒地「站隊」普京,這一點可以從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美俄關係看出來。
其次,通過談判和交易達成和平,結束戰爭,這是特朗普願意做的。俄烏如何走向談判桌是第一步,在特朗普的壓力之下,不排除俄烏可以進行談判。特朗普的施壓方式會比較具有個人特色,他可能會對普京說,如果不談判的話,美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甚至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的武器打擊俄羅斯的縱深目標;同時可能對澤連斯基說,如果烏克蘭不進行談判,將切斷援助。
最後,24小時之內解決俄烏衝突是不可能的,俄烏衝突已經成為二戰結束以來歐洲—大西洋國際體系中的重大危機。與其他的戰場一樣,已經成為消耗戰了,結束一場戰爭遠遠比開始一場戰爭要艱難得多。特朗普4年都沒有結束阿富汗戰爭,最後還是拜登以非常恥辱的方式結束了這場長達20年的戰爭。
直新聞:您認為,特朗普不能在24小時之內結束俄烏衝突的原因有哪些?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戰爭有自己的規律,俄烏衝突快3年了,基本呈現了戰爭比較完整的形態。簡單來說,殲滅戰略變成了消耗戰略,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不可能通過一兩次戰役打垮對手,想要快速取得勝利的計劃都泡湯了。過去兩年多,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了一場又一場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戰役,結果慘烈的戰役之後,僵局依舊。
俄烏衝突打破了俄羅斯自2008年俄格戰爭之後的邏輯。俄羅斯想通過小戰爭實現自己戰略目標的預期不再,以戰爭重塑俄羅斯地緣環境變得不現實,反而惡化了俄羅斯的周邊環境和國際地位。俄烏衝突疊加了俄烏之間、俄羅斯與北約之間以及俄羅斯與歐洲體系之間的多重戰爭,尤其是俄烏衝突變成了國家與民族之戰,其中的仇恨情緒在短時間內難以消解。
俄烏衝突伴隨著領土利益、民族情緒以及國際體系多重因素,短時間內結束戰爭,締造和平,是比較困難的。特朗普會不會對烏克蘭極限施壓,要求烏克蘭割讓領土,接受一個「城下和約」?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俄羅斯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因此不會輕易接受不利於自己的結果,美國同樣如此。美國在俄烏衝突中投入的不僅是軍事援助,還有戰略信譽。拜登在所剩無幾的任期中,將會全力以赴兌現對烏克蘭的援助,提升烏克蘭的軍事能力,強化澤連斯基的談判立場。俄烏衝突給美國帶來的最大的收益,就是以極低的成本重塑了北約和大西洋共同體。特朗普以「北約過時」的言論來敲打盟國,讓他們增加軍費開支,但並沒有如願。但普京幫特朗普實現了這一點。歐洲盟國會主動提高軍費開支,而美國以低成本強化了自己在北約中的地位。特朗普完全沒有理由冒著與歐洲盟國分裂的代價去迎合陷入困境中的普京,這也不是特朗普所認可的「交易的藝術」。
俄烏衝突是戰後歐洲爆發的高烈度的戰爭,對二戰以來美國形成的「兩洋戰略」構成了比較大的衝擊,加上俄朝同盟以及北韓向俄羅斯提供軍隊等因素,特朗普的國安團隊將不得不從一個更大的角度來考量結束俄烏衝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