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進入第1000天,烏軍將「腹背受敵」?

「我們現在又回到了戰爭最初幾個月的時期。」美聯社日前援引基輔CBA倡議中心分析師比列斯科夫的分析稱。

11月19日,烏克蘭危機進入升級後的第1000天,前線局勢卻為何彷彿「回到最初」?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中,各方的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和平的曙光何時才能到來?

戰火綿延,局勢未明

經過近三年的苦戰,俄烏局勢依舊緊張且複雜。

11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當天遭遇了2022年危機升級以來「最大規模的襲擊之一」,俄軍向烏克蘭發射了約120枚導彈和90架無人機,其中包括「鋯石」「伊斯坎德爾」「匕首」等多種導彈,烏防空系統摧毀了140多個目標。

資料圖:停電期間的烏克蘭首都基輔。資料圖:停電期間的烏克蘭首都基輔。

路透社稱,從西岸的羅夫諾、利沃夫,到東南部的迪尼普彼得羅夫斯克,烏多地「關鍵基礎設施」受損或遭遇停電。

對此,俄國防部表示,俄軍使用遠程空基和海基高精度武器以及無人機,對保障烏克蘭軍工綜合體運行的能源基礎設施等進行了大規模打擊,「所有目標都被擊中」。

事實上,三年來,俄烏在前線上互有進退,僵持不下。

2023年,烏軍在巴赫穆特受挫,反攻失敗,俄烏在1000公里的前線基本陷入僵局。2024年,俄軍奪取阿夫迪夫卡,給烏克蘭的防禦造成了重大破壞。但在8月,烏克蘭突然攻入俄庫爾斯克州,雙方在該地至今仍衝突不斷。

美聯社援引基輔CBA倡議中心分析師比列斯科夫分析稱,當前的情況似乎又回到了危機剛爆發時最初的幾個月。美媒稱,雖然烏軍佔領庫爾斯克州可能成為談判的「重要籌碼」,但這樣的行動並沒有阻止俄羅斯進一步進攻烏東地區,「這鞏固了俄羅斯的地位——與其說是軍事上的,不如說是士氣上的。」

烏軍在庫爾斯克方向的一位指揮官則認為,在俄境內的激烈戰鬥將「有效地轉移俄羅斯的注意力和資源」。但與此同時,烏克蘭方面也擔心,如果沒有了美國的繼續支持,局勢將走向何方。

美國「加碼」,西方躑躕

烏克蘭危機深陷泥潭至今,離不開美西方對烏克蘭的持續軍援與算計。據美聯社統計,自烏克蘭危機爆發至今,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超6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資料圖:美國援烏物資。資料圖:美國援烏物資。

11月16日,七國集團(G7)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重申「無論需要多長時間,都會堅定支持烏克蘭」。

然而,特朗普鎖定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勝利,觸動了一直以來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西方多國的神經。特朗普多次聲稱自己能「在24小時內解決」烏克蘭危機。雖然尚不清楚他將如何「解決」,但在他勝選後,這番表態掀起了更多波瀾。

美國國防部日前表示,美國政府正在加緊履行承諾,希望在拜登的總統任期結束前「向烏克蘭提供71億美元軍事支持」;隨後,《紐約時報》等多家美媒放出消息稱,拜登已批準烏克蘭使用美製武器襲擊俄羅斯縱深。

這一消息引發俄方多次強烈回應。克里姆林宮18日表示,美國允許烏克蘭使用美製武器襲擊俄縱深地區的決定意味著「美國直接捲入了這場衝突」,如果美國真的捲入,或將引發「新一輪緊張局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拜登到了「幾乎為時已晚」時才作出決定,反而突顯了其中「非比尋常的象徵意義」:在特朗普不斷談論「和平」之際,拜登給他即將接手處理的烏克蘭危機增添了更多風險。

而在北約盟國中,「拜登批準烏克蘭使用美製武器打擊俄縱深」的消息引發了更多擔憂。英國天空新聞網評價道,此舉「幾乎肯定會促使英國效仿」,而「美國政策的驚人轉變,也將在未來局勢走向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引起莫斯科的憤怒和新的威脅」。

各懷心思,和談未卜

「近來種種跡象顯示,烏克蘭的盟友們正敦促澤連斯基考慮新的方式,吸引俄總統普京坐回談判桌,以結束這場衝突。」美國彭博社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即將步入第1000天時寫道。

資料圖:2022年,俄羅斯和烏克蘭談判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面對面談判。資料圖:2022年,俄羅斯和烏克蘭談判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面對面談判。

11月1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時隔近兩年首次與普京通話,要求俄烏進行談判,以「實現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克里姆林宮稱,此次通話是應德方邀請進行的。不久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他可能在「時機成熟時」與俄領導人會談。

還有消息稱,此前在俄烏談判中斡旋的土耳其表示,可能會在近期舉辦的G20峰會上提出停火倡議,建議烏克蘭在至少10年內不再提出加入北約,在部分地區設立非軍事區,並以這些建議作為談判的起點。

彭博社援引地緣政治專家分析稱,這些要求達成和解的呼聲表明,烏克蘭盟友的緊迫感增加,他們正試圖趕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和美國大幅削減援助之前採取行動。

普京在與朔爾茨的通話中表示,俄方從未拒絕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衝突,並對恢復談判持開放態度。澤連斯基也曾劃出結束危機的「時間線」,希望能在2025年通過外交手段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

然而,在恢復和談的條件上,俄烏主張迥異,拉長了雙方重新在談判桌前坐下的進程。

普京曾多次強調,可能達成的協議應考慮俄羅斯在安全領域的利益,談判不應「基於基輔方面變換的要求」,而應「基於當今形成的現實」和此前達成的協議。

接受烏克蘭媒體採訪時,澤連斯基也開出條件:「只有在烏克蘭不是單獨面對俄羅斯,且烏擁有強有力立場的條件下,與俄羅斯的談判才有可能進行」。

編輯:閆嘉欣

責編:孟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