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烏導彈邊緣政策背後是什麼?
【美媒:#俄烏導彈邊緣政策背後是什麼#?】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5日刊登題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導彈邊緣政策背後是什麼?》的文章,作者是《紐約時報》基輔分社社長安德魯·基爾默。文章摘編如下: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21日試射了一枚沒有搭載核彈頭的中程導彈。
俄羅斯的此次打擊幾乎沒有造成任何破壞,但卻為烏克蘭戰爭中針鋒相對的一週畫上了句號,將焦點從戰場上的地面進攻轉移到冷戰式的導彈邊緣政策上。前兩天,烏克蘭向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發射了美國和英國提供的遠程導彈。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的導彈試射是對這些襲擊的回應——警告西方重新考慮對基輔的軍事援助。
遠程導彈對決與前線戰鬥同時進行,但對實際戰爭的影響不大,表明其服務於政治目的,而非軍事目的。
烏克蘭希望獲得軍事利益,從而為停火談判提供籌碼。在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於明年1月就職之前,莫斯科正在加強核戰爭威脅。
在烏克蘭,俄羅斯對迪尼普的襲擊引發了焦慮,但襲擊結束後,戰爭形勢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分析人士稱,無論是烏克蘭最近獲準向俄羅斯發射的美國提供的導彈,還是俄羅斯回擊的試驗導彈,都不足以產生重大的軍事影響。
但烏克蘭在戰場上仍然處於明顯劣勢,其兵力不足的部隊在俄羅斯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
隸屬英國軍方的分析機構皇家三軍研究所在談到烏克蘭的前景時寫道,即使獲得了打擊俄羅斯縱深的新許可,「烏克蘭仍正在迅速接近一個臨界點,即如果不解決兵力問題,它將難以保持戰線的長度」。分析稱,如果沒有更多士兵,「前線陣地的崩潰將會加速」。
在烏克蘭,人們擔心俄羅斯會在談判前尋求升級局勢,其採取的策略是先製造出儘可能多的威脅,然後再通過談判消除這些威脅。
俄羅斯研究中心軍事分析師瓦連京·巴迪拉錫在烏克蘭電視台表示:「普京的行動不是針對今天或明天,而是針對明年1月20日,屆時特朗普將就任總統。他想影響特朗普,並討價還價。」
但一些軍事分析人士表示,烏克蘭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數量太少,不足以對俄羅斯在邊境附近的軍事後勤造成重大損害。
烏克蘭媒體戰爭評論員謝爾蓋·赫拉布斯基上校說:「美國無法向我們提供所需的數量。」他說,目前就數量而言,這些導彈無法對戰爭產生影響。
烏克蘭議會國防與情報委員會主席路文·科斯堅科表示,儘管俄羅斯發射導彈暗示了最新的核戰爭威脅,但烏克蘭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戰鬥。
他說:「烏克蘭應該繼續它正在做的事情。你不可能以其他方式作戰。」(編譯/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