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政府倒台,下步如何走向和平?

來源:川觀新聞

敘利亞危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嚴重的全球地緣政治危機之一。它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問題,它是全球地緣政治長達十幾年的主要戰場。

敘利亞政府為什麼會出人意料地迅速倒台?下步各方勢力角逐下敘利亞該如何走向和平?今天《夜觀天下》來聊一聊。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爆炸後的濃煙。 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爆炸後的濃煙。 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中東亂局的核心戰場

敘利亞始終是中東亂局的一個核心戰場。在這一輪中東大變局中,伊朗和以色列,很多時候把鬥爭的舞台放在了敘利亞。

哈馬斯和真主黨打擊以色列,以色列在前期一般不會直接打擊伊朗,而是選擇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重要目標。所以這持續的一年多,敘利亞不斷遭受打擊,重新成了各方力量博弈的中心。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實際上,敘利亞的危機一直沒有解除。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在過去幾年,雖然大規模戰爭停止了,但危機一直在醞釀。各方力量的博弈,始終沒有停止。經過這一輪中東局勢的大規模變化,大幕最終降落。

這是12月3日在敘利亞哈馬省北部城鎮蘇蘭拍攝的乘坐汽車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人員。新華社/法新這是12月3日在敘利亞哈馬省北部城鎮蘇蘭拍攝的乘坐汽車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人員。新華社/法新

外部力量失衡、內部極為虛弱

此次敘利亞危機的爆發,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敘利亞內部的原因。

外部原因

敘利亞作為全球地緣政治博弈的一個主戰場,局勢的發展和演變,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大國力量的影響。

俄羅斯和伊朗現在分別被歐洲和中東所牽製,力量消耗較大,導致敘利亞這個「舞台」的天秤,發生了嚴重的傾斜。

內部原因

從內部來看,阿薩德政府本身較弱。首先,大規模戰爭雖然停止了,但小規模衝突一直不斷,阿薩德政府和很多武裝派別,還在持續地進行戰鬥。

另外就是經濟。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阿薩德政府遭受了長期的、嚴重的國際孤立,還有西方的經濟製裁。

更重要的是人心。國家不穩、經濟不能發展,人心自然也就渙散。因此這次反對派「揭竿而起」,阿薩德政府並沒有做堅決的抵抗。

這張攝於2024年8月25日的資料照片顯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在大馬士革舉行的議會會議上講話。 新華社發這張攝於2024年8月25日的資料照片顯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在大馬士革舉行的議會會議上講話。 新華社發

局勢複雜猶如「俄羅斯套娃」

敘利亞局勢非常混亂,就像一個「俄羅斯套娃」,一層套一層。

最外一層,是聯合國的集體安全機制,聯合國安理會對於敘利亞局勢,是有相關的決議的(2254號決議)。

中層是大國,美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在這裏都有強力的存在和影響力。

第三層才是敘利亞內部,涉及到敘利亞政府,還有眾多的反對派,當然還有一個「伊斯蘭國」。

12月6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伊拉克外長侯賽因(中)、敘利亞外長薩巴格(右)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出席聯合記者會。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三大反對派力量

現在敘利亞反對派中,主要有三大力量:

第一支,也是最大、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就是這次異軍突起、直奔大馬士革的「沙姆解放組織」。該組織實際上是在長達將近十年的敘利亞內戰中,最後被打垮的反對派以及一些極端組織,退守到伊德利卜省後,經過多年整合、升級、優化形成的。

第二支重要力量,是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武裝,號稱「敘利亞民主力量」。他們的背後是美國在支持。

第三支主要力量,是土耳其支持的,叫「敘利亞國民軍」。

誰推翻了阿薩德政權?

這次推翻阿薩德政權的,是「沙姆解放組織」,代表了敘利亞反對派中比較務實的派別。

該組織和土耳其所支持的一些反對派有各種各樣的聯繫,且自身力量也比較強大。不僅有自己的軍校、兵工廠,還有一定的武器研發能力,可以生產導彈,甚至有自己的金融體系。

總的來說,就是反對派一直在積蓄力量,積極備戰。而阿薩德政權則日漸虛弱,再加上背後的主要盟友陷入了困境,讓敘利亞境內力量的天秤發生了變化,最終導致阿薩德政權一潰千里。

這是12月3日在敘利亞哈馬省北部城鎮蘇蘭附近拍攝的被敘利亞政府軍遺棄的坦克(航拍照片)。 新華社/法新這是12月3日在敘利亞哈馬省北部城鎮蘇蘭附近拍攝的被敘利亞政府軍遺棄的坦克(航拍照片)。 新華社/法新

敘利亞將走向何方?

目前,全世界都在關註:阿薩德政權崩潰以後,敘利亞的局勢將何去何從?會不會退回到2017年以前各方混戰的局面?「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恐怖組織會不會捲土重來?這也是人們最擔心的。

這種潛在的風險是存在的,但可能性降低了。因為經過長達近十年的敘利亞內戰,敘利亞、俄美土等主要大國,以及聯合國、國際社會都吸取了教訓,不希望這種局面重現。

更重要的是,在敘利亞內戰後期,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非常重要的2254號決議,該決議對如何結束敘利亞內戰,進行政治重建,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首先,應該在6—12個月內停戰,然後各方進行談判,並在此基礎上製定憲法,最後進行合法的選舉,進行國家重建。

當時的「路線圖」設計非常好,但後來的局勢卻沒有往這個方向發展,政府軍控制了全國大多數地區,政治和解的進程基本上停滯了。

如今,當敘利亞再次面臨危機,相信2254號決議所體現的一些精神、原則、方案、策略依然有重大的意義,能夠幫助防止敘利亞局勢走向無序、走向混亂。

12月8日,敘利亞民眾在首都大馬士革集會。新華社發12月8日,敘利亞民眾在首都大馬士革集會。新華社發

主播:李昊

文案:李昊

製作:朱文博

美術:沈曉穎

校對:徐海鵬

審核: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