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班底,更貴更忠誠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今年大選結果出爐前,在接受美國最受歡迎的播客節目之一《喬·羅根體驗》採訪時,特朗普坦言,他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犯的「最大錯誤」是挑選了一些「不該被選中的人」加入政府,那些人是「新保守主義者、壞人或不忠誠的人」。
在大選衝刺的關鍵時刻,特朗普的這番話首先是針對首個任期內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基利對他「符合法西斯分子的定義」的有關言論,同時更是對競選過程中前下屬紛紛倒戈支持民主黨對手哈利斯的明確回應。對特朗普而言,這種「背刺」是令他顏面盡失、難以容忍的行為。
再次贏得大選後,如何挑選「對的人」,避免重蹈覆轍,成為縈繞在特朗普心頭的首要課題。這次,特朗普在組建新政府上親力親為,展現出異常的高效和果斷,與他2016年首次勝選時的拖遝、猶豫和反復形成鮮明對比。
從11月7日宣佈任命蘇珊·威爾斯擔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到11月23日提名布魯克·羅林斯擔任農業部長,特朗普在短短三週內就基本完成了內閣團隊的組建。從新政府班底看,特朗普此番緊緊圍繞其「讓美國再次偉大」議程,精心挑選了電視名人、企業高管、極端右翼及部分保守派,不少人選讓美國社會頗感意外、陌生和困惑,一些爭議人選更引發民主黨和自由派媒體的猛烈攻擊。不過,特朗普完全不為所動,選擇對國會共和黨人持續施加壓力,決心憑藉這一底色為反傳統、反建製的新團隊,在又一個四年里打造屬於他的「新時代」。
星光熠熠
觀察「特朗普2.0內閣」的名單,可以發現新政府的幾類突出標籤。
一是局外人。繼艾森豪威爾之後,作為70多年來首位無行政經驗而當選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津津樂道於其政治「局外人」身份,偏好挖掘、培養政治素人,以發揮他們的技術專長,打破傳統官僚架構藩籬。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閣中,就有約三成人士此前毫無政府經驗。在第二任期,特朗普延續這一用人風格,挑選了許多成長於各行各業的精英、領軍者進入政府。例如,財政部長提名人史葛·貝森特和商務部長提名人侯活·盧特尼克來自金融界,能源部長提名人基斯·胡禮等人來自能源界,教育部長提名人琳達·馬克馬洪為世界摔跤娛樂公司前首席執行官。除了國務卿提名人馬可·盧比奧外,其他曾擔任州長或國會議員的閣員基本屬於從政資歷較淺的政客,在特朗普眼中算是未受「華盛頓沼澤」汙染的局外人。
二是億萬富翁。對於特朗普的新內閣,民主黨發佈的新聞稿中稱「塞滿了脫離現實的億萬富翁」。貝森特、盧特尼克、馬克馬洪以及內政部長提名人道格·伯古姆均身家不菲,特朗普還任命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和生物企業家維韋克·拉馬斯瓦米作為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任命矽谷科技投資家大衛·薩克斯為美國首任「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此外,宇航局局長、國防部副部長以及駐外大使等多個非內閣職位,也由億萬富翁出任了。據《福布斯》統計,拜登執政首年,內閣成員共擁有1.18億美元的淨資產。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閣總資產淨值為62億美元。如今,特朗普的新內閣成員總資產可能超過3400億美元,將成為美國現代歷史上最富有的內閣之一。
三是電視明星。與第一任期相比,特朗普尤其重視新政府團隊的曝光度和社會影響力,挑選多位電視主持人進入內閣。例如,國防部長提名人彼特·海格塞斯此前是霍斯新聞的電視主持人,交通部長提名人尚恩·達菲曾是電視真人秀明星及霍斯商業頻道主持人。特朗普還提名知名醫療訪問節目節目主持人穆罕默德·奧茲為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負責人,霍斯新聞主持人、前阿肯色州州長麥克·赫卡比為美國駐以色列大使。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精心挑選高顏值、家喻戶曉的電視名人,意在打造其「2.0新政」的傳播團隊,以吸引社會關注。
四是多元化。為增強未來施政的合法性和代表性,特朗普也試圖在性別、種族和年齡結構上展現新政府的多樣性。在此次新內閣中,女性有8位,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兩倍;有色人種有4位,數量與第一任期持平,但職位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獲得確認,威爾斯將成為美國首位女性白宮辦公廳主任;盧比奧將成為首位西班牙裔國務卿;貝森特將成為公開同性戀身份中總統順位最高的提名人;塔爾西·加巴德將成為首位擔任國家情報總監的太平洋島民。
此外,特朗普有意培養新生代,團隊平均年齡較第一任期的62歲明顯下降。例如,副總統萬斯、加巴德、海格塞斯以及環境保護署署長提名人李·澤爾丁等年齡在40歲至45歲之間。27歲的卡羅琳·萊維特被提名為白宮新聞秘書,有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新聞發言人,40歲的埃莉斯·斯特凡尼克則將刷新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一職的最低年齡紀錄。
「忠誠、反建製」
從過去一個多月來看,特朗普試圖從人事架構著手,打造完全聽命於他的執政團隊,繞過乃至突破華盛頓的政治運行規則,有效推進「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政治議程,以塑造其政治遺產。因此,新內閣的成型並非外界所言的任性為之,而是有其內在章法。
「忠誠,忠誠,忠誠」,是特朗普挑選團隊成員的首要標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內閣團隊內訌、泄密不斷,15個部長職位中有9個經歷了中途更換,內閣級官員也頻繁發生變動,很大程度上製約了特朗普的順利執政。為避免重蹈覆轍,特朗普明確要求「忠誠至上」,更加註重任用與其政治理念相同或相近的MAGA派人士。這種對忠誠的強調不僅限於言辭上的支持,還要求內閣成員在重大事件和關鍵時刻為特朗普的立場積極辯護,勇於推進特朗普的執政議程。
在挑選內閣成員時,特朗普方面對相關人選進行了「忠誠度測試」,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2020年大選結果合法性的看法。在該問題上公開支持特朗普觀點、為其辯護並承擔政治風險的人,不少被吸納進入政府。
例如,國土安全部長提名人、南達科他州州長克麗絲蒂·諾姆是特朗普的忠實支持者,在新冠疫情防控、槍支管控、邊境安全等問題上與他保持高度一致。司法部長提名人、前佛羅里達州總檢察長帕姆·邦迪曾在特朗普被彈劾期間擔任其法律團隊成員,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提名人、前國會眾議員道格·柯林斯因在特朗普被彈劾案中為其辯護而聲名鵲起,農業部長提名人布魯克·羅林斯創立了忠於特朗普的保守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環境保護署長提名人、前國會眾議員李·澤爾丁以及諾姆等均為該智庫成員。此外,斯特凡尼克、盧比奧等人從原先相對建製溫和的立場向特朗普快速靠攏,得到了他的信任和重用,而蓬佩奧、黑莉等「忠誠不絕對」的前特朗普政府官員則被棄用。
除了忠誠,特朗普的用人哲學還蘊含對反建製理念的強烈執著。特朗普認為,傳統的建製派官僚體系長期以來不僅未能解決美國面臨的諸多挑戰,反而助長了低效、腐敗和官僚主義,只有通過完全顛覆原有的遊戲規則,才能徹底擺脫他認為的「深層政府」的束縛,以順利推進「美國優先」政策議程。由此,特朗普選用沒有政府經驗的企業家、媒體人和「政治局外人」,就是看中了這些人身上所具備的創新思維和實用主義精神。特朗普要求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就政府機構和支出等提出改革建議,顯然是要對官僚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減少政府內部對總統處理國內外事務產生不必要的干預和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似乎有意挑選對政府部門持強烈批評態度的人士,以從內而外地攪動部門政治生態。例如,衛生部長提名人朗拿甸奴伯特·甘迺迪是堅定的反疫苗人士,引發超過75名盧保獎得主的聯名反對,敦促參議員拒絕該提名,警告這「將危及公眾健康,並破壞美國在衛生科學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而海格塞斯多次批評美國軍隊中對少數族裔和性少數群體的多樣性政策,他本人曾因紋身被認定為「內部威脅」而未被允許參加拜登就職典禮的警衛工作。聯邦調查局長提名人卡殊·帕特爾曾表示,出任局長後將把總部管理人員派往一線抓兇手和毒販,並將總部大樓改為「深層政府博物館」。
引入這些具有非傳統背景且與所在部門存在分歧和緊張關係的官員,將為特朗普重塑聯邦政府的底層運作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和抓手。
政治實驗
新班底的快速成型和政策方向的逐步清晰,標誌著特朗普「2.0新政府」的強勢開局。通過大量任用理念一致、忠誠可靠的非主流人士,特朗普將成為當然的唯一決策者。在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的有利局面下,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的執政環境可能會更加穩定、施政效率將進一步提高。預計特朗普將優先「整理內務」,注重人事團隊的執行力,強力推動在減稅、去監管、打擊非法移民、開採化石能源、促進製造業回流等方面的政策議程,同時在全球戰略上進行調整,以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打造政績,為四年後「特朗普主義」的延續築牢基礎。
但是,新團隊的上任之路仍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特朗普以忠誠度為首要標準,對內閣成員的背景審查不夠,導致相關成員陸續被曝出個人問題引發爭議,提名確認之路可能面臨國會掣肘。海格塞斯面臨性侵指控及酗酒、對女性參戰的態度等批評;加巴德因其對俄羅斯的同情立場以及曾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會面引發擔憂;司法部長候選人馬特·蓋茨則因此前涉嫌性行為不端和非法藥物使用的指控而宣佈放棄提名。儘管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但黨內溫和保守派成員仍對此存在疑慮,擔心這些提名人難以勝任相關重要職務。
另一方面,特朗普根據其不同需要組建了立場相當多元的內閣,希望將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成員之間在不同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如果試圖爭奪決策上的影響力,則將直接影響內部團結,阻礙新政府施政。目前看,朗拿甸奴伯特·甘迺迪支持墮胎的立場與其他大部分成員不同,還主張對食品和農業產業進行更嚴格的監管,這與拉馬斯瓦米和馬斯克負責的削減議程相衝突;加巴德反對美國對外干涉,批評盧比奧「代表新保守主義」,是「好戰的建製派」,可能與團隊中的外交和國防鷹派產生矛盾;勞工部長提名人查衛斯-德雷姆與經濟團隊在支持工會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這些均可能在具體政策實施過程中被放大。
特朗普是否能夠有效駕馭這支充滿矛盾和爭議的團隊,將成為決定其第二任期成敗的關鍵。從長遠來看,特朗普的反建製策略不僅是對現有政治生態的挑戰,更是一場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政治實驗。通過啟用非傳統背景的人員,特朗普試圖重塑聯邦政府的運作方式,為未來的「特朗普式領導人」打造新的治理模式,而這將對美國政治的走向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張騰軍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聶未希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作者:張騰軍 聶未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