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關於鋼鐵和鋁的新稅率將於3月12日起生效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2月11日電,特朗普關於鋼鐵和鋁關稅的行政命令文本顯示,新稅率將於3月12日起生效。

相關新聞:

「加征關稅產生的成本都將被轉嫁給美國人」(央視)

美國新政府在關稅問題上又有了新動作。

當地時間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佈在現有的金屬關稅基礎上,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加征25%關稅。

 路透社報導截圖 路透社報導截圖

另外,特朗普此前還預告,將於當地時間11日或12日宣佈廣泛徵收「對等關稅」,即徵收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同等額度的關稅。

有美媒稱,特朗普在去年競選總統期間多次威脅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的10%至20%統一關稅,相比之下,最新的「對等關稅」可以說是一個「重大逆轉」。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導截圖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導截圖

「它們幾乎肯定會導致通脹」

此前,美國以各種名目對外加征關稅的做法已遭到多方反對。

分析普遍認為,特朗普政府此舉不僅會招致貿易報復,更將加劇美國自身的通貨膨脹,危及本國經濟增長。

根據標普全球的最新估計,新關稅可能會導致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一次性上漲0.5%-0.7%,未來12個月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比目前的預測值低0.6%。

「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將比目前預測的更早暫停降息週期。」

標普全球網站截圖

由於目前美國CPI漲幅仍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理想目標,市場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預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大幅下降。

調查顯示,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在3月議息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高達92%。

連日來,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史丹·哥亞斯比等多位美聯儲官員已紛紛表示,美國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征關稅可能引發美國的長期通脹,從而阻礙美聯儲抑制通脹的政策努力。

路透社報導截圖路透社報導截圖

英國《衛報》的文章稱,特朗普總是吹噓他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經濟有利,但大多數人都強烈反對這種說法。

文章援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盧保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堤格利茨的話強調,「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認為,關稅將對美國和世界非常不利」,「它們幾乎肯定會導致通脹」。

美國智庫「基礎合作」執行董事奧雲斯進一步警告說,關稅將對不太富裕的美國人造成最嚴重的打擊,因為他們一直將大部分收入用於消費。

而在美國尼斯彼德臣國際經濟研究所執行副總裁諾蘭看來,「如果其他國家採取同樣的關稅報復措施,這些影響將會變得更糟」。

 英國《衛報》報導截圖 英國《衛報》報導截圖

加征關稅美國這些行業都將「躺槍」

從特朗普首屆政府開始,美國就把減少對外貿易逆差作為白宮的主要發力點。從補貼到關稅等種種保護主義措施的核心目標,就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以實現美國的「再工業化」。

但事與願違的是,時至今日,如此「保護」既沒有明顯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也沒能重振美國的製造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以美國鋼鐵業為例指出,儘管美國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以製造業為中心,但每年仍需消耗數以千萬噸計的鋼鐵和鋁,用於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石油生產、建築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關稅無疑將增加這些行業的生產成本。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企業進口的鋼鐵在特朗普首屆政府加征關稅的前一年(2017年)至加征關稅的第一個完整年(2019年)期間下降了27%,雖然同期美國國內鋼鐵產量有所增長,但僅相當於進口降幅的三分之二左右。與2023年相比,去年美國鋼鐵產量下降了約2%,與十年前相比下降了近10%。

在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總統當天,白宮發佈了他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宣稱要構建一套強有力的貿易政策,「讓美國工人、製造商、農民、牧場主、企業家和企業受益」。

但許多經濟學家表示,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加拿大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史丹福以汽車行業為例警告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嚴重損害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汽車工業。

「一些汽車零部件在被最後裝入一輛汽車之前要穿越邊境8次,如果美國對來自鄰國的所有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將在零部件每次越過邊境時都生效,最終對成本的影響將是驚人的。」

史丹福說,特朗普曾暗示「加拿大及其汽車製造商將承擔這25%的關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會拉高美國的汽車價格,而美國人將直接為此買單」。

英國《衛報》報導截圖英國《衛報》報導截圖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近日發佈預測數據稱,今年該公司的利潤將在70億至85億美元之間,顯著低於去年的102億美元。

除福特之外,底特律三大汽車製造商中的另外兩家——通用和斯特蘭蒂斯由於更多高利潤車型在美國境外生產,可能遭受關稅政策帶來的更大沖擊。

美聯社報導截圖美聯社報導截圖

作為美國製造業的另一個代表,受到特朗普高度重視的軍工產業同樣將成為關稅政策的「躺槍者」。

美國《防務新聞》週刊分析稱,希望加強國家安全和防務向來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及其促使更多製造業回流美國計劃背後的一個關鍵因素。但如果對於美國國防供應鏈至關重要的大量材料和產品也被納入他的關稅計劃,可能推高美國某些軍事項目的成本並導致工期延遲。

專家認為,由於美國海軍艦艇和地面裝甲車輛的建造嚴重依賴進口鋼材,五角大樓最終可能會承擔部分關鍵材料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因為「不管怎樣,這些成本都將被轉嫁給美國政府,軍火承包商是不會自己掏腰包的」。

 美國《防務新聞》週刊報導截圖 美國《防務新聞》週刊報導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