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特朗普加征關稅前美國通脹就爆了……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2月13日訊(編輯 瀟湘)週三公佈的最新CPI數據證明,在特朗普政府2月宣佈對華關稅和鋼鋁關稅之前,美國的再通脹「引線」就已經被點燃,這無疑進一步放大了人們對美國通脹前景可能重蹈兩年多前覆轍的擔憂情緒……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三公佈的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數據顯示,上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升0.5%,創下2023年8月以來最大升幅,同比漲幅則達到了3%,時隔7個月重返「三時代」。

美聯儲官員密切關注的核心CPI升幅同樣大於預期。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3.3%,高於預期的3.1%;1月季調後核心CPI月率錄得0.4%,為2024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高於預期的0.3%。

這份全面超出市場預期的CPI報告,顯然令所有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甚至不免會產生這樣一種對美聯儲的怨懟情緒:去年9月份大幅降息50個基點的寬鬆行動,是否在自己「葬送」抗通脹的完美好局。要知道,自從去年大選前的秋天連續開始降息後,美國CPI同比漲幅就在一路走高……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的Ellen Zentner表示,「美聯儲一直在等待通脹再次走低的明確跡象,而今天早上他們得到的卻是相反的結果。在這種情況發生變化之前,市場將不得不對進一步降息保持耐性。」

從週三金融市場的走勢看,儘管美股在開盤大跌後逐漸收複了當天的大部分跌幅,納指甚至依然收漲,但美債市場顯然沒有那麼好運,美債價格遭遇了開年來最慘烈的重創,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12月18日以來的最大漲幅。

截止紐約時段尾盤,美債收益率集體上漲,2年期美債收益率漲7.36個基點報4.3527%,5年期美債收益率漲9.95個基點報4.4676%,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8.76個基點報4.6228%,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8.61個基點報4.8331%。

目前,2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重新回到了200日均線上方。

同時,反映通脹預期的盈虧平衡通脹率仍在持續攀升。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這一數字確實很難讓人接受。「當前股市的一個特點似乎是這樣的口頭禪:‘每次下跌都是買入機會。下跌幅度越大,機會越大,但債券市場沒有。

Sosnick指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股票可以對衝溫和的通貨膨脹,因為每股收益是以名義值來衡量的。他補充說,通貨膨脹會提高這些名義收益,特別是對於那些產品需求相對缺乏彈性的公司來說。一些最大的科技股就符合這一標準,至少在人們對人工智能相關事物的熱情持續期間是如此。因此,即使通脹報告非常火爆,逢低買入也會獲利。

但債券市場顯然沒有這樣的支撐。Miller Tabak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指出,週三的CPI、上週的非農就業報告以及對關稅的擔憂,均推動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了去年9月以來的趨勢線以上。

Maley表示,「這並不意味著收益率很快就會超過5%,也不意味著收益率不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逆轉。然而,這應該引起人們的擔憂,即美聯儲將比華爾街最近所認為的要等待更長時間才能降低短期利率,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美國財長貝森特降低長期美債收益率的目標,也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實現。」

對於Northlight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Chris Zaccarelli來說,雖然現在預測官員們會很快開始加息還為時過早,但市場將開始認真考慮美聯儲的下一步舉措——即使是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也更可能是加息而不是降息。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Aditya Bhave表示,最新數據增強了他的信心,降息週期已經結束。「雖然加息的可能性仍然不大,但現在看來已經不那麼不可想像了。」

從利率期貨市場的定價來看,目前交易員預計今年首次降息——也是定價反饋出的唯一一次降息,將推遲至12月進行。

事實上,相比於已經出爐的1月數據,更令人擔心的還是特朗普關稅加征後,接下來美國通脹的走向。我們此前幾天就已連續報導過,美國通脹預期已經出現了「詭異」分歧。密歇根大學的調查顯示,關稅擔憂導致短期通脹預期大漲,一年期通脹預期直接從前月調查的3.3%飆升至了4.3%……

有著「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著名記者Nick Timiraos在本週文章中就曾提到,雖然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提高關稅的舉措幾乎沒有反映在通脹指標中,但目前的關稅範圍更廣,將影響更多的消費品,而這些產品在價格籃子中佔據更大份額。

而知名財經博客網站Zerohedge則表示,接下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也正再度出現:美聯儲是否還會嘴硬地認為通脹的連漲回升只是暫時的?

他們又將如何能知道:上世紀80年代禾爾克時期的第二波通脹高峰經歷,眼下是否會重演?

註:綠線為1883年至1985年的CPI走勢,紅線為自2015年起的CPI走勢註:綠線為1883年至1985年的CPI走勢,紅線為自2015年起的CPI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