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特朗普三板斧都亮出來了
來源:牛彈琴

一覺醒來,特朗普使出了第三板斧!
關稅大戰,三板斧都亮出來了。
2月13日,他在白宮簽署總統令,下令徵收互惠關稅。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其他國家向美國徵收多少關稅,美國就向其他國家徵收多少關稅。
但如果其他國家認為美國關稅太高呢?
特朗普的建議是:如果你來美國製造你的產品,那就不需要繳納關稅。
以前拜登為吸引外商投資,多少還有配套優惠措施或稅收減免,但特朗普一毛不拔,如果不來,大棒伺候。
上台不到一個月,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特朗普的關稅三板斧。
第一板斧,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分別加征關稅25%、25%和10%,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後來推遲一個月。
第二板斧,針對美國進口鋼鋁,加征25%關稅,涉及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南韓、越南、英國、澳州……
第三板斧,即所謂互惠關稅了,適用於所有國家,包括但不限於歐盟、英國、澳州、南韓、印度等等。
特朗普很興奮。
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偉大的三個星期,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三週,但今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互惠關稅!!!讓美國再次偉大!!!」
都是頂級的詞彙,一連串的感歎號,很特朗普。
但2月13日的這個決定,對特朗普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很有意思的一點,特朗普這次,對印度「另眼相看」!
特朗普很不滿,公開點名印度,說「他們收取的關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哈雷電單車,「我記得哈雷不能把他們的電單車賣到印度,因為……稅收太高了」,印度「對美國電單車徵收 100% 的關稅,而我們只對印度電單車徵收 2.4% 的關稅」。
這還了得?
為什麼要點名印度?
一個原因,印度總理莫迪很快就到華盛頓,要與特朗普見面。
在莫迪來之前,特朗普放出狠話,也算是一個下馬威吧。

毫無疑問,特朗普是對關稅最情有獨鍾的美國總統。
他曾宣稱,關稅是字典里最美好的詞語。
對於關稅三板斧,特朗普自有算計,加稅大致有三類。
第一類,關稅,只是他極限施壓的手段。比如第一板斧,他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理由是所謂阻止芬太尼和移民流入美國。
第二類,關稅,涉及貿易摩擦,比如美國指控外國政府補貼本國企業、歧視美國公司或與美國保持巨大且持續的貿易順差,等等。
第三類,特朗普就是想增加收入,直接向美國人收錢,美國人勢必要造反;那就加征關稅,所有進口都加征10-20%關稅,割全世界的韭菜。
儘管經濟學家們警告,羊毛出在羊身上,加征的關稅,其實很大部分,還是來自美國消費者。最近美國的通脹又已經持續上揚。
更何況,有些產品,美國根本不生產,也沒有能力生產,即使其他國家企業想去美國,也找不到足夠的工程師或工人,但美國卻執意對進口徵收高關稅,這不是在懲罰美國消費者嗎?
我看到,《華爾街日報》又發評論,痛批特朗普,第一句話就是:特朗普總統懂錢嗎?不是現金中的貨幣,而是貨幣的供應量,以利率衡量的貨幣價格,以及它們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康奈爾則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讓肯塔基人付出高昂的代價。
但特朗普不管,他幹的是大事,所以,他也「勸告」美國人:應該為一些短期的痛苦做好準備。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特朗普就是特朗普。
不到密西西比河心不死,不撞落基山脈不回頭。
要賭就全部寶都壓上,以排山倒海的極限施壓,迫使對方不得不讓步。
以前的美國總統,多少總還羞羞答答,各種遮遮掩掩,特朗普百無禁忌,什麼道德不道德,什麼盟友不盟友,利益最重要,簡單直接更粗暴。
但話又說回來,特朗普唯一的確定性,就是他的不確定性。他突然又180度大轉彎,也一點不要驚奇,而且,他還可以宣稱自己又取得重大勝利。
第二,外界已有點審美疲勞。
特朗普重大政策出來,華爾街波瀾不驚。
為什麼?
審美疲勞了!
我看到,CNN更是用了這樣一句話,「一些投資者押注特朗普的吠叫會比他的咬人更糟糕」!
什麼意思?
特朗普不過是咋呼,很多時候,雷聲大雨點小,而且,他還會自己找台階下,這就是他所謂的「交易藝術」。

第三,我們準備繼續看戲吧。
這一次,特朗普又瞄準了莫迪,誰叫莫迪這麼早就興衝衝去見特朗普呢。
莫迪,江湖人送「老仙」,又云「莫迪老仙,法力無邊」。
老仙碰上了老川,就看莫迪怎麼使出瑜伽絕技,怎麼見招拆招了。
但即便美國和印度,或者美國與任何國家,達成了協議,就一定可靠嗎?
別忘了,在特朗普1.0時期,特朗普就一把撕毀了北美自貿協定,逼迫加拿大和墨西哥重簽了美加墨三國自貿協定;哪知道特朗普2.0,還沒到半個月,這個協議又被特朗普撕毀了。
反正第一板斧、第二板斧、第三板斧,都逃不掉加拿大和墨西哥。
契約精神在哪裡?
即便達成協議,誰又保證美國能遵守新協議呢?
最後的最後,再度有請Deepseek,賦詞《臨江仙》一首。
關稅風雲驟起,
川普揮斧稱「藝」。
加征鋼鋁稅如雨,
盟友皆叫苦,
百姓淚垂衣。
莫迪老仙登台,瑜伽難解愁眉。戲碼頻出誰人料?契約如紙薄,笑談藝術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