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俄烏衝突上或失去發言權

【#歐洲在俄烏衝突上或失去發言權#】儘管美國多年來一直呼籲歐洲負責自身防務安全,歐洲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現在,沒有發言權的歐洲只能獨自抵禦威脅。

2022年3月1日,在歐洲議會面前,歐盟時任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荷西普·波利利在演講中指出:「我們正在見證歐洲地緣政治的誕生。歐盟已經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挑戰,它或將利用它的脅迫能力。」

近三年後,這個「新生兒」仍在搖籃中咿呀學語。特朗普在美國重新掌權,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達成解決烏克蘭戰爭的協議。這表明歐洲已經近乎赤身裸體,被剝奪所有領導力,而且毫無共同安全計劃,在未來世界中沒有發言權或投票權,慘遭各方忽視。歐洲失去了寶貴的三年,如今正在漫無目的地與時間賽跑。普京和特朗普只用了80分鐘的對話,就終結了大西洋主義80年的歷史。

歐盟新任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拿斯在X平台上發表由西班牙、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和波蘭簽署的聲明。她在聲明中保證,「烏克蘭的獨立和領土完整是無條件的。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加強烏克蘭的力量,並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這又是一份冠冕堂皇、火藥味十足但內容空洞的文件,因為它既沒有道義上的力量,也沒有軍事上的脅迫,聽起來像是孩童為了吸引成年人注意而發出的幼稚呐喊。

多年前華盛頓就警告說,美國已經厭倦了充當歐洲的憲兵,歐盟應該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但歐洲什麼也沒做。

西方軍隊只是在維和任務中接受訓練,卻不是在歐洲正在經歷的真正的全面戰爭中,他們有時從事的工作甚至可以由非政府組織完成。曾在歐洲各國受訓的烏克蘭軍人曾向媒體抱怨說,他們回到烏克蘭後,沒有一個人知道如何操作無人機。他們還說,原本想接受夜間作戰訓練,但德國的機場晚上7點就關閉了,也沒有夜視鏡。還有人說,他們想學習如何挖掘戰壕和防禦工事,但英國出於生態原因,進行這些操作需要獲得特別許可。

歐盟夥伴國的國防預算一直很低,軍事工業幾乎解體,市場上的高精尖裝甲在軍火展銷會上大受歡迎,但由於購買成本高昂、實際用處不大,任何軍隊都無法維持。

波蘭與俄羅斯、白俄羅斯接壤,去年的軍費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12%,而西班牙的軍費開支僅佔GDP的1.28%,兩者之間的距離代表了一個關注莫斯科威脅的歐洲與另一個對俄羅斯侵略及停火措施漠不關心的歐洲之間的真正差異。並非特朗普或普京排斥歐洲,歐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我排斥。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聲稱,歐洲只有五年時間來重新武裝。如今歐洲被人私下安排接管戰後烏克蘭的安全,負責800公里的防線,卻無法啟動北約協議第5條,即無法得到美國的幫助。(編譯/劉麗菲)

本文由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月14日發表,原題為《歐洲在烏克蘭戰後面臨分裂和孤立》,作者是艾拔圖·羅賓特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