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衰退」真的來了?

據新華網微信公眾號消息,美國股市11日繼續下跌。四個月前圍繞特朗普勝選而出現的「特朗普交易」熱潮很快退去,對美國經濟陷入「特朗普衰退」的擔憂持續籠罩。

儘管白宮還在宣揚「特朗普上任50天給美國人帶來50次勝利」,越來越多投資者和經濟界人士擔心:特朗普的關稅等一系列單邊主義政策會讓美國陷入一場「人為製造的衰退」。

誰提出的「特朗普衰退」?

近段時間,一些經濟學家重新提出「特朗普衰退」,國際主流媒體和市場投資者也開始頻繁使用這一概念。

這一概念首次出現,是在特朗普第一次任美國總統期間,由美國知名貿易組織消費科技協會主席蓋瑞·夏皮羅提出,認為如果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征關稅的威脅成真,美國經濟可能陷入「特朗普衰退」。

特朗普在霍斯新聞台9日播出的採訪中為其關稅政策辯護,但拒絕排除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稱美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他「討厭」預測潛在衰退的可能性。

為何這一概念重受關注?

10日,美股大跌。其中,以技術股為主的諾斯達克指數創下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天,特朗普在白宮與美國主要技術企業高管進行非公開會見。

11日,特朗普在白宮公開會見大約100名美國大企業高管,試圖淡化市場憂慮,稱他「根本看不出」衰退可能。「市場有漲有跌」,但「我們必須重建我們的國家」。當天,美國股市延續下跌形勢。

對利好信息敏感的技術股是去年股市大贏家,連日來尤其承受重壓。寄希望於特朗普放鬆金融監管的美國大銀行,短短幾天內就損失了四個月來的股價收益。

法新社直言,美國金融市場與特朗普的「蜜月期」結束了。

市場在擔憂什麼?

米爾街研究公司首席策略師薩姆·伯恩斯認為,美國股市自去年總統選舉結束以來的上漲,是一種「迷你泡沫」,由投資者對第二屆特朗普政府的樂觀預期帶來的興奮引發。

特朗普贏得大選後,美國金融市場出現一波資產價格上漲行情,獲稱「特朗普交易」。賴利財富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阿特·霍根說,投資者押注特朗普上台後,新一屆政府會「親增長、親商業」。尤其是,得益於特朗普會放鬆監管或減稅,有些領域將更加受益,比如能源、金融。

霍根說,然而,人們預期的「親增長、親商業」政策一點影兒還沒看到,「保護主義政府的負面效果卻首先呈現」。

市場擔憂,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舉措可能導致商業成本上漲、推高通貨膨脹、損害消費者信心,繼而壓制經濟增長。很多經濟分析師調高衰退預期:

——高盛公司經濟學家7日把今後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15%上調至20%;

——摩根大通銀行經濟學家10日把今年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從年初預期的30%上調至40%;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美國前財政部長羅倫斯·薩默斯預期,美國通脹水平可能面臨2021年以來的最嚴重局面,經濟衰退概率已接近50%。

好了傷疤忘了疼?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上台就大範圍挑起的關稅貿易戰,將導致所涉國家「雙輸」。

特朗普的政策主張給投資者帶來的樂觀情緒很快就因現實困難而消退。比如,他承諾的減稅需要兩黨纏鬥的國會批準。特朗普說放鬆化石燃料生產監管可以減輕通脹壓力,但一些經濟分析師說,能源商不太可能大幅擴大生產規模,因為那樣可能降低利潤率。

經濟學家們還認為,特朗普政府打算驅逐非法移民,正在給勞動市場增加成本壓力;大幅裁減聯邦政府員工,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

11日白宮記者會上,面對關於經濟衰退、股市下跌、關稅等連續提問,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重申,美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大家應該「押注」特朗普。

特朗普許多時候都把股市上漲視作個人政績,包括首個任期。他曾在總統選舉期間反復警告,如果他選不上,股市就要崩盤。去年11月初當選後,特朗普說他的任期應當從11月6日、而不是今年1月20日就職日開始計算。媒體認為,這樣,他可以把選後股市上漲列為自己的成功。

如今,特朗普面對股市下跌時卻擺出一幅無關緊要的姿態,越發讓投資者懷疑,他正在通過加征關稅、削減開支等措施製造「不得不經歷」的衰退,迫使美聯儲降息,以期化解債務,並讓美國經濟向「高關稅、小聯邦政府」政策模式轉型。

特朗普日前在國會講話時提到,「轉型」期間可能會有「短期中斷」「小幅失調」。特朗普的言論被解讀為「打預防針」,旨在進行預期管理,維持市場信心。

英國可靠來源-隆巴德諮詢公司總經理達里奧·珀金斯認為,也許特朗普政府已經忘記「真正」的衰退是什麼樣子。在他看來,17年來,美國沒有出現過真正的衰退。然而,經濟衰退並不總能如特朗普所期待那樣讓經濟「健康」或「淨化」,相反,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害,且這種傷害會持續存在。

編輯 李憶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