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貿易迎來黑暗時刻 特朗普官宣對進口汽車加征最高25%關稅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3月27日訊(編輯 史正丞)香港時間週四清晨5時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宣佈,將對所有不在美國本土製造的汽車,以及特定汽車零部件加征最高25%關稅

他在直播活動中說:「我們從2.5%的基礎稅率開始,也就是我們目前的稅率,然後提高到25%。」

白宮發佈的文件顯示,除了整車進口外,關鍵汽車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動力總成部件及電氣組件)也會被徵稅。根據《美墨加貿易協定》進口汽車的企業將有機會證明其「美國本土含量」,並將實施相關機制,確保25%的關稅僅適用於非美國原產部分的價值。

特朗普強調,這項政策旨在鼓勵(強迫)更多汽車製造商將工廠設在美國本土。他還表示,正努力在國會通過法案,爭取讓美國消費者貸款購買美國生產的汽車時,能獲得貸款利息的稅收抵免。

美國總統還把這些關稅稱為「永久性」措施,且無意協商任何豁免。他同時嘲諷美墨加邊境的汽車產業鏈「荒唐可笑」,並斷言他的政策將導致汽車在「單一地點」生產。

站在一邊的白宮幕僚秘書威爾·沙夫補充稱,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並於次日開始徵收。新關稅將在現有徵稅基礎上加征,政府預計這些關稅每年將為美國帶來1000億美元的新增收入。

即將受創的行業不只有汽車。特朗普在發言中還表示,還將會對木材、藥品進口徵收關稅。不過這些行業關稅可能要等到4月2日的「對等關稅」出爐後才會落地。

新能源產業也遭到點名。特朗普表示,美國正在重新開放煤礦,並將擴大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生產。他特別強調「不喜歡風能」,聲稱這種發電方式「破壞景緻」,價格昂貴,且在「海里看上去很可怕」。

可能令市場感到一絲寬慰的是,特朗普強調4月2日實施的「對等關稅」將會出人意料地寬鬆,但會對「所有國家」實施,這一點與本週的媒體爆料有所出入。

顯著激化全球貿易衝突

受到特朗普政策宣言影響,美國福特汽車盤後下跌超4%,通用汽車跌超5%、特斯拉上漲超2%、Stellantis跌超4%,豐田、本田、法拉利等外國生產商也在盤後下跌。

特朗普表示,在宣佈政策前已經與美國本土的「三大」汽車巨頭進行過交流,並強調這些公司已經計劃將零部件製造部門遷回美國。數據顯示,通用汽車汽車產能有37%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Stellantis的風險更大,公司在美國銷售的汽車至少有45%來自海外生產。

分析指出,特斯拉受到關稅的影響會小於多數競爭對手,因為公司在美國銷售的汽車全部由加州和得州的工廠組裝。不過特斯拉仍將受到汽車零部件進口徵稅的影響。

同時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墨西哥和加拿大、歐盟和日本這些傳統美國盟友,都將受到汽車關稅的重擊。

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主席弗拉維奧·禾爾佩對美國媒體表示,如果特朗普執意把加拿大工人逼上絕路,那將拖累百萬美國汽車工人一同墜入深淵。

在特朗普發佈聲明後,加拿大商會迅速發表聲明怒斥特朗普「損人不利己」。聲明指出,在(美加)邊境兩側犧牲數萬個工作崗位,意味著放棄北美在汽車行業的主導地位。特朗普的政策反而會促使企業在其他任何地方建廠。這次徵稅會使得工廠和工人面臨「可能延續幾代人的風險」,甚至是永遠。

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也表示,他已告知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他支持實施報復性關稅,將確保給美國人民造成儘可能多的痛苦。

美國是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和斯巴魯的最大市場,這些公司雖然在美國有生產網絡,但仍依賴國際貿易。豐田去年在美國銷售的230萬輛汽車中,約有100萬輛是在國外製造的。

除日本外,南韓也是向美國出口汽車的主要經濟體。南韓汽車製造商在2024年向美國出口了143萬輛汽車,佔該國278萬輛汽車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就在發稿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對特朗普的決定深表遺憾,並表示歐盟將評估這一決定,同時也會一同評估美國未來幾天考慮採取的其他措施。

歐洲汽車製造商2024年向美國出口價值384億歐元的汽車,其中德國車企佔據大頭。

(財聯社 史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