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與美夥伴關係成烏抗俄「秘密武器」

#美媒稱烏與美夥伴關係成抗俄秘密武器#【美媒:與美夥伴關係成烏抗俄「秘密武器」】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3月30日報導,《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前總統喬·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提供的支持遠遠超出了運送武器的範疇,而是延伸到了每日戰場協調、情報共享和聯合戰略規劃——這對於基輔對抗俄羅斯是不可或缺的。

這份報告是根據對烏克蘭和西方政府及軍方官員的300多次採訪編寫的,深入探討了從衝突初期到2024年底,華盛頓和基輔之間的合作。

調查稱,在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和烏克蘭逐漸走向「情報、戰略、規劃和技術方面的非凡夥伴關係」,這成為基輔對抗俄羅斯的「秘密武器」。

《紐約時報》指出,華盛頓對烏克蘭的支持達到了如此之高的程度,以至於它成為「美俄代理戰爭長期歷史的再現」。此前的代理戰爭包括蘇聯解體前上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以及蘇聯解體後,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戰爭。

根據該報告,駐紮在德國威斯巴登的美軍成為此次合作的「神經中樞」。美國和烏克蘭官員每天都會共同挑選俄羅斯的「目標」——儘管他們避免使用這個詞,而是委婉地使用「興趣點」代替,因為擔心「目標」這個詞可能被認為過於挑釁。美軍通過來自衛星圖像和截獲的通信信息的情報,直接進入烏克蘭的目標決策過程。

自2022年年中以來,烏克蘭嚴重依賴美國的數據攻擊俄羅斯的指揮和控制中心及其他高價值目標。《紐約時報》稱,目標清單上列出了數十個按優先順序排列的目標。

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程導彈進行的大規模襲擊瞄準了克里米亞各地的眾多目標,包括俄羅斯軍艦。一些襲擊造成了平民傷亡。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官員對《紐約時報》記者表示,他對(美國的)參與程度感到震驚,「他們現在是殺戮鏈的一部分」。

該報告稱,雖然在衝突初期,拜登政府承諾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派遣美軍,但在威斯巴登的合作最終導致了這一禁令的放寬。

《紐約時報》報導稱,在拜登任內,美國「授權秘密行動」,另有「美國軍事顧問被派往基輔,最終被允許前往戰鬥前線」,估計人數在幾十人左右。

隨著衝突的發展,拜登政府逐漸放鬆了向基輔提供武器尤其是遠程導彈的自我限制。2024年,美國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在國際公認的俄羅斯領土上進行有限的遠程打擊,同時向基輔提供相關的目標數據。

《紐約時報》指出,雖然與美國的合作為烏克蘭提供了對抗俄羅斯的寶貴數據和資源,但雙方有時在戰略和目標上存在重大分歧。

該報告寫道:「美國人關注的是可衡量的、可實現的目標,他們認為烏克蘭人總是想取得重大勝利,總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這一矛盾在2023年夏天烏克蘭在前線南部地區的拙劣反攻中變得尤為明顯。烏克蘭領導層在兩個目標之間產生了分歧,一個是向梅利托法烏發起進攻,另一個是優先進攻巴赫穆特。

《紐約時報》將美烏這種合作描述為基輔武器庫中的「秘密武器」,但它同時指出,隨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動與俄羅斯談判並尋求結束衝突,現在的情況「搖搖欲墜」。

「對烏克蘭人來說,前景並不樂觀……美國總統毫無根據地指責烏克蘭人發動了戰爭,迫使他們放棄大部分礦產財富,並要求烏克蘭人在沒有具體美國安全保障承諾的情況下同意停火。」《紐約時報》總結道。它還說,特朗普已經開始慢慢減少這種夥伴關係的一些「元素」。(編譯/許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