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投下對等關稅「核彈」,對世界和中國的衝擊有多大?

來源:上觀新聞

多番造勢後,特朗普終於揭開「對等關稅」的廬山真面目。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

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被視為投下一枚核彈,是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影響範圍最廣、衝擊力度最大的關稅政策,也可能是近百年來對全球貿易格局衝擊最劇烈的關稅風暴。

「對等關稅」來襲,能如特朗普所說「解放」美國嗎?對世界、尤其是中國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善意的折扣?

數日來,全球屏息以待「對等關稅」的靴子落地。最大懸念在於操作難度極大的「對等關稅」怎麼征?是依據國別、產品等區別對待、量身定製,還是「打包」一刀切?

從白宮公佈的文件內容看,似乎兼而有之。

一是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將於5日生效。

二是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和地區徵收不同的、更高的「對等關稅」,將於9日生效。

白宮表示,已面臨鋼鋁關稅、汽車關稅的產品將不適用「對等關稅」。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也不適用「對等關稅」。

特朗普說,「對等關稅」稅率是「善意的」,打了折扣,本來可以更高。

但在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桑治國友看來,特朗普公佈的「對等關稅」超出預期,很多國家的稅率都在20%以上,面臨二戰後最高關稅。

當天,特朗普還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提高美國的競爭優勢,保護美國主權,並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

通常來說,關稅徵收權在國會,不在行政部門。特朗普此舉試圖利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賦予總統的權力,繞過國會直接行使關稅徵收權。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文件稱,特朗普擁有「修改權限」,可以視情況提高或者降低關稅。

這意味著新關稅的到來也將開啟美國與各國的新一輪談判。

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表示,特朗普的基本策略仍是將關稅作為交易籌碼,通過極限施壓,先把「對等關稅」落實,再進行談判,迫使貿易夥伴讓步,與美國重新製定經濟協議,以降低關稅。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並非一成不變,之所以留下談判空間,反映了特朗普會根據形勢變化作出調整,包括貿易夥伴的反應以及高關稅對美國影響等。」

亂棒下誰最受傷?

相比針對具體產品或特定國家加征關稅,「對等關稅」面向美國的全球貿易夥伴與所有進口產品,被視為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全面升級,影響範圍最廣、衝擊力度最大。

2024年,美國進口總額達到約3.3萬億美元。「對等關稅」的實施意味著價值數萬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將受衝擊。

對比之下,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價值約38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被加征關稅算是小巫見大巫。

「對等關稅」出鞘後,亂劍之下,誰最受傷?

徐明棋認為,對美順差較大的經濟體將首當其衝受到打擊。

還有分析指出,一些欠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將受到沉重打擊,因為這些經濟體對美國產品徵收較高關稅。

從特朗普拉出的清單看,位於關稅「高區」的國家包括:柬埔寨(49%)、老撾(48%)、越南(46%)、斯里蘭卡(44%)、毛里求斯(40%)、伊拉克(39%)、孟加拉國(37%)、泰國(36%),等等。

摩根士丹利的一項分析顯示,這些國家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與美國對它們徵收的關稅之間「稅差」較大。

美國盟友當中,歐盟、日本、南韓分別面臨20%、24%、25%的「對等關稅」,英國為10%,首相斯塔默的魅力攻勢被認為有所收效。

中國:風險可控

中國此次被征34%的「對等關稅」。同時,特朗普還簽署命令,取消對來自中國的800美元及以下產品的關稅豁免。特朗普再次上台後,已對中國累計加征20%的關稅。

分析人士預計,面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風暴,中國具有抵禦力,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三點優勢:第一,中國對美貿易依賴度較小,兩國貿易依存度下降,且貿易在中國經濟中的佔比已下滑;第二,中國製造業具有全產業鏈、全部門優勢;第三,中國已在美國之外開闢市場,與其他國家貿易保持良好態勢。此外,中國積累了豐富的貿易戰應對經驗,未來還存在談判可能性。

「短期會帶來影響,比如不利於一些競爭力較弱的產業,但中國經濟韌性強,如果應對得當,總體風險可控。」桑治國友說,未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通過擴大內需,加強多邊貿易合作,打造更廣闊的地區市場,可以抵禦特朗普加征關稅帶來的衝擊。

徐明棋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影響會逐步顯現,包括短期內導致中國對美出口出現一定幅度下降,但不至於出現斷崖式下降。

一來,中國經濟體量大,已構建多元化出口市場;二來,國內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因應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三來,由於美國普遍徵收「對等關稅」,美國國內製造業不可能迅速振興,而中國產品具有競爭力,如果無法找到中國商品的替代者,依然需要進口中國商品。「特朗普1.0」的關稅政策已證明,並未打掉對華貿易逆差,也未嚴重削弱中美貿易規模。

「對上海來說,在上海出口市場中,美歐所佔比重較大,短期內負面影響會傳導至出口行業,包括出口增速下降、企業經營相對困難等,但是中長期仍然可以管控,通過調節來應對,足以消化關稅造成的衝擊。」

美國衰退的開始?

當天,在白宮玫瑰園,特朗普將「對等關稅」比作「經濟獨立宣言」,並再次承諾將帶領美國走進「黃金時代」。

特朗普還宣佈4月3日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將生效。

從鋼鋁到汽車,從「棒打」個別國家到全球出擊,特朗普指望用「最美武器」關稅完成一系列使命:重振美國製造業、創造就業崗位、解決貿易失衡、填補財政赤字……

但是,美國國內反對聲四起,認為美國恐將陷入「特朗普衰退」。

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警告,包括「對等關稅」在內的新一輪關稅措施可能成為美國新一輪經濟衰退的導火線。

「這不是解放日,而是衰退的開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說。

宏觀領域,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預測顯示,「對等關稅」實施後,如果其他國家不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短期將上漲1.7%,2025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下降0.6%。如果其他國家反製,美國PCE漲幅將擴大至2.1%,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1%。

穆迪分析指出,貿易戰升級將導致55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失業率升至7%,並導致美國GDP從峰值跌至穀底。如果關稅措施持續3到5個月,足以「將經濟推入衰退」。

微觀領域,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將為關稅成本埋單。

生產者將不得不接受製造成本上升、供應鏈被擾亂的現實。

盧保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料將導致企業付出更高的生產成本,特別是其政策缺乏連貫性,將使企業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消費者將面臨物價上漲。進口商會將部分稅收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可能意味著從食品、服裝、汽車、家電到汽油、雜貨等絕大多數商品價格都將上漲。

投資者則擔驚受怕,正經受資產縮水之痛。由於關稅政策反復無常以及對經濟衰退擔憂加劇,美國股市自2月以來已蒸發5萬億美元。

在特朗普宣佈新關稅措施後,紐約股市主要股指期貨暴跌,美元兌歐元彙率一度下跌超1%,顯示市場擔心美國經濟可能放緩。

「‘對等關稅’是美國的大殺器,但是後坐力也很強。」桑治國友說,如果後續美國和其他國家談判無法取得顯著進展,關稅反噬效應會很強,將在短時間內向美國經濟傳導,可能使美國陷入經濟困境。

全球貿易分水嶺?

從全球層面來看,「對等關稅」被視為近百年來對全球經貿格局衝擊最強烈、覆蓋面最廣泛的關稅舉措。

「他(特朗普)剛剛向全球貿易體系投下一枚核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肯·羅戈夫說。

經濟學家認為,「對等關稅」一旦全面實施,將成為全球貿易分水嶺,對全球貿易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全球貿易量料將萎縮。世界銀行研究表明,若全球平均關稅上升10%,國際貿易量可能下降15%—20%,發展中國家受損尤其嚴重。

其次,將加劇貿易爭端,引發更廣泛的貿易戰。

歐盟、墨西哥、加拿大、中國、日本和南韓等都已表示對特朗普最新的「對等關稅」作出回應。

第三,將破壞貿易規則,逆轉數十年的貿易自由化進程。

尼斯彼德臣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先前指出,美國對不同國家徵收不同關稅,公然違反世貿組織(WTO)成員之間互不歧視的承諾。如果美國提高關稅稅率,超過與其他成員談判達成的最高水平,同樣違反世貿規則。

「全球貿易體系將面臨系統性風險。」國際商會秘書長約翰·丹頓說,特朗普此舉將顛覆全球數十年塑造的貿易秩序。

惠譽美國經濟研究主管奧盧·索諾拉說,「這將改變遊戲規則」,不僅僅是美國,許多國家可能最終會陷入衰退。

桑治國友認為,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意味著美國退出二戰後形成的國際自由貿易體系,意欲構建「美國優先」的新貿易體系,重塑貿易規則。隨著美國退場,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何去何從將取決於其他國家的反應,如何演化面臨不確定性,可能會很複雜,需要進一步關注。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深度 | 特朗普投下對等關稅「核彈」,對世界和中國的衝擊有多大?》

欄目主編:楊立群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