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的「狗頭軍師」,被噴慘了

來源:環球人物

「他是最愚蠢的經濟學家,

又是美國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學家。」

作者:鄭敖天 何宇婧

6.6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7.3元人民幣),這是華爾街為美國政府開啟的「關稅戰」付出的第一波代價。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宣佈,美國正式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將在4月5日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將在4月9日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徵收更高的所謂「對等關稅」。

美國政府的「全球關稅戰」就此拉開序幕。

這一消息迅速引發股市恐慌。據美媒報導,在4月3日至4日的短短兩個交易日內,美國股市有至少6.6萬億美元資產「蒸發」,以特斯拉、蘋果為首的美國科技公司損失極為慘重。4月7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且暴跌仍未有停止跡象。

面對慘淡的股市,世界首富馬斯克坐不住了。4月5日,他在社交媒體上將矛頭指向了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彼得·納娃蘿。在帖文中,馬斯克寫道:「納娃蘿什麼都沒建設過。」在另一篇帖文中,他則嘲諷納娃蘿:「擁有一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是壞事,而不是好事。」

· 納娃蘿(左)和馬斯克。· 納娃蘿(左)和馬斯克。

作為特朗普團隊的重要成員,納娃蘿被許多人視為特朗普的「經濟軍師」,是「關稅戰」策略的重要支持者。但隨著「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打擊越發沉重,納娃蘿也成為眾矢之的。

「最愚蠢的經濟學家」

面對美國股市暴跌,納娃蘿依然強裝鎮定。4月6日,他在接受美媒採訪時宣稱,「關稅戰」政策將為美國股市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增長」。

自2016年加入特朗普競選團隊以來,納娃蘿一直是「關稅戰」政策的主要執行者和支持者。他曾參與撰寫政策文件《特朗普經濟計劃:得分》,該文章被外界視為「關稅戰」思想的「白皮書」。在4月3日的一次採訪中,他稱美國政府目前的關稅政策是他「多年工作的結晶」。

當地時間3月31日,納娃蘿在接受採訪時宣稱,關稅每年將給美國帶來6000億至7000億美元的收入。他勸阻美國股民不要拋售手中的股票:「你不賣掉股票,就不會虧錢。」他還強調目前美國遭遇的經濟困難只是短期的,聲稱美國股市很快會「觸底反彈」。

· 當地時間4月3日,納娃蘿(右)在美國媒體上為「關稅戰」政策辯護。· 當地時間4月3日,納娃蘿(右)在美國媒體上為「關稅戰」政策辯護。

然而,美國股民似乎不大聽得進去納娃蘿的建議。據美媒報導,自進入「全國緊急狀態」以來,美國股市已經經歷了兩次大規模拋售潮。當地時間4月7日,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再遭重創,多家權威機構開始大幅下調對美國經濟的預測。

有專家指出,美國政府此次「關稅戰」可能會重蹈《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覆轍。1930年,美國時任總統胡佛為瞭解決美國貿易逆差過高的問題,不顧眾多商界人士和經濟學家的反對,簽署《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向世界各國徵收高額關稅。

胡佛本以為該法案能迫使世界各國在貿易關稅上對美國讓步,但事與願違。各國隨後向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直接導致美國出口額驟降,最終加劇了美國經濟的蕭條。

· 1929年「大蕭條」期間,排隊領取食物救濟的美國失業民眾。· 1929年「大蕭條」期間,排隊領取食物救濟的美國失業民眾。

納娃蘿曾表示,他不相信其他國家會對美國發起的「關稅戰」進行反擊。但這顯然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反應強硬,宣佈將對美採取反製措施。歐盟國家計劃在幾天內形成統一戰線,出台反製美國關稅的政策。

一名美國經濟評論員曾這樣評價納娃蘿:「他是最愚蠢的經濟學家,但他又是美國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學家。」

那麼,納娃蘿是如何從一名普通的經濟學教授,「黑化」成美國政府的「關稅戰」軍師的?

「黑化」之路

事實上,納娃蘿並非自始至終是貿易戰的死忠分子。他的「黑化」,源於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敗。

納娃蘿1949年出生於美國馬莎諸塞州劍橋市,該市也是哈佛大學所在地。他10歲時父母離婚,納娃蘿先後與母親在美國多個州生活過,最終定居在馬里蘭州。

納娃蘿的家庭並不富裕,他、母親和弟弟三人常年住在只有一間臥室的小公寓里。青年時期的納娃蘿很好學,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獎學金,畢業後加入美國政府機構「和平隊」,前往泰國工作了四年。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他的國際觀,並讓他對經濟政策學產生了興趣。

美國《時代》雜誌稱,納娃蘿早年的政治立場與今天大相逕庭。在他出版的第一本書《政策遊戲》中,納娃蘿強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強調關稅只會傷害普通消費者的利益。他還表示,「關稅戰」會導致世界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破壞全球經濟環境的穩定。

1979年,納娃蘿從哈佛大學畢業,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導師李察·凱夫斯是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的專家。之後,納娃蘿先後在加州多所大學任教,最終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獲得終身教職。

· 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任教期間,納娃蘿(右)接受媒體採訪。· 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任教期間,納娃蘿(右)接受媒體採訪。

作為一名學者,納娃蘿有影響力的學術著述並不多。這可能與他將大量精力花在政治活動上有關。1992年,他第一次作為獨立候選人參選加州聖地亞哥市市長選舉,但最終慘敗。這場選舉讓納娃蘿付出巨大代價:他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競選中的社會壓力與他離婚,他自己則背上了巨額債務。

在回憶錄中,納娃蘿將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對手「肮髒的伎倆」和「選民的無知」,但他也承認自己的性格有缺陷。此次失敗後,他沒有放棄從政之路,而是萌生了尋找「靠山」的想法。從1994年開始,他先後多次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參選公職,但依然屢遭失敗。

· 1998年,納娃蘿和希拉利·克林頓的合照。· 1998年,納娃蘿和希拉利·克林頓的合照。

納娃蘿政治立場的轉變始於2001年。那年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這對他衝擊很大。

有美媒認為,納娃蘿的反華心理與他在政壇上屢不得誌的經歷有深刻關係。在納娃蘿眼裡,許多像他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人之所以不得誌,就是因為中國的發展「搶走了本應屬於他們的機會」。

對中國的偏執看法,導致納娃蘿一步步從「關稅戰」的反對者變成了支持者。從2006年到2011年,他先後參與寫作了《即將到來的中國之戰》和《因中國而死》兩本書,鼓吹「中國威脅論」,並提出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觀點。

此時,在納娃蘿眼裡,「關稅戰」已經從「惡性循環」的導火索,變成瞭解決美國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他相信「關稅戰」能夠迫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並迫使其他國家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增強美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為美國經濟創造新的增長點。

然而,其觀點並不為主流學界所認可。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納娃蘿忽視了中美貿易的互利性。此外,他通過關稅振興美國製造業的理論也備受爭議。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曾指出,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關稅並沒能顯著提升美國本土的芯片產能,反而導致美國科技企業面臨原料短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也指出,關稅既無法為美國在貿易談判中提供優勢,也無助於美國的國家安全。

· 2022年,美國一家半導體工廠內景。· 2022年,美國一家半導體工廠內景。

儘管如此,納娃蘿對「對華貿易戰」的鼓吹,還是迎合了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思潮。2016年,他被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發掘」,加入了特朗普團隊。

出獄後再次「入夥」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納娃蘿迅速成為對華貿易戰的重要執行者。作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他先後主持推動對華鋼鋁關稅和所謂的「301調查」,為美國政府加征對華關稅提供支持。除此之外,納娃蘿也是特朗普「退群」的堅定支持者。

2020年,特朗普在大選中落敗,拜登成為新任美國總統。此時已與特朗普集團深度捆綁的納娃蘿發佈了所謂的「納娃蘿報告」,支持特朗普的「選舉舞弊論」。有美媒稱,該報告為次年1月爆發的「國會山騷亂」創造了條件。

2022年,納娃蘿因拒絕配合法院對「國會山騷亂」的相關調查,被控犯有「藐視國會罪」,於2024年3月被關進監獄服刑。

· 2024年,納娃蘿在進入法庭前接受媒體採訪。· 2024年,納娃蘿在進入法庭前接受媒體採訪。

2024年7月,出獄後的納娃蘿立刻重新加入特朗普團隊。在特朗普勝選後,他被任命為白宮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成為美國政府中「關稅派」的領軍人物,並在美國政府發起的第二波貿易戰中扮演重要角色。

外界認為,此番納娃蘿支持的關稅政策可能會讓美國政府陷入困境。就在美國政府發起「全球關稅戰」數天后,大批美國民眾湧上街頭,抗議相關政策。根據美國研究機構的預測,「關稅戰」可能導致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5200美元,而低收入家庭受到的衝擊最大。

·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抗議「關稅戰」的美國民眾。·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抗議「關稅戰」的美國民眾。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當如何面對「關稅戰」帶來的衝擊?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告訴環球人物記者,近年來中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從微觀上講,美國對華關稅會對一些依賴出口的企業造成一定影響,但從宏觀上看,‘關稅戰’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相對有限。」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面對美國的關稅霸淩衝擊,我們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目前我國已第一時間採取了堅決有力的反製措施,並引發全球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