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嚴厲指責」,將立案審查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據朝中社5月22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21日,北韓新型5000噸級驅逐艦下水典禮在清津造船廠舉行。然而,下水典禮過程中發生了嚴重事故。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觀摩了典禮,目睹了事故全過程。
朝中社稱,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脫離船台」。
朝中社尚未發佈與事故相關的影像信息。截至5月22日中午,北韓中央電視台尚未報導該事故。

從報導中分析,發生事故的應該是北韓第二艘「崔賢」級新型驅逐艦。該級艦首艘由南浦造船廠建造,已於4月25日舉行下水典禮。當時,金正恩攜女兒出席併發表講話,以遊擊隊英雄崔賢的名字為該級艦命名。根據金正恩當時的「點名」,第二艘艦的艦名可能在另外三位北韓人民軍英雄金策、安吉、薑健中選擇。
今年3月,北韓方面首次公開披露金正恩視察「崔賢」級驅逐艦建造的影像時,史汀生中心等美國智庫就根據圖像發現,清津造船廠和南浦造船廠都在建造新型驅逐艦。此後的衛星數據分析也顯示,清津造船廠已經擴建造船設施。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報告中指出,在北韓軍工歷史上,南浦造船廠一向負責建造大型、新型軍艦,經驗豐富;而清津造船廠雖然參與過一些小型艦艇的生產,但「主要專注於生產貨船、漁船和挖泥船」。
從朝中社5月22日發佈的消息看,和南浦造船廠單獨建造「崔賢」級首艦不同,清津造船廠是和羅津造船廠共同建造了第二艘「崔賢」級驅逐艦。這也顯示出北韓不同造船廠之間的能力差距。
此前,有分析認為,清津造船廠突然開始生產大型軍艦,反映出北韓擴大海軍生產能力、增加軍工多樣化的努力。特別是,由於南浦造船廠位於西海岸,如果北韓想增強北韓東海艦隊的軍力,位於東海岸的清津造船廠就必須具備建造大艦、新艦的能力。但是,造艦能力發展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南韓軍方稱北韓新型驅逐艦距離建成服役、形成戰鬥力「還需要幾年甚至10年時間」。
在「崔賢」級之前,北韓海軍擁有的最大主力艦,還是20世紀70年代建造的「羅津」級護衛艦,排水量約1600噸。大型軍艦建造成本高昂。與北韓新型驅逐艦噸位相當的俄羅斯海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護衛艦,單艦建造成本就達到5億美元。
然而,南浦造船廠在4月25日「打臉」南韓軍方。當時,北韓勞動黨中央負責軍工的書記趙春龍在典禮上稱,南浦造船廠「僅用400多天」就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大艦建造。金正恩稱,該艦最快將於明年初正式服役。
而清津造船廠的工作進度顯然比南浦造船廠慢。雖然金正恩在南浦的下水典禮上要求軍工部門繼續建造多艘新型驅逐艦,但南韓海軍前高級官員樸基敬分析稱,考慮到各方面成本,北韓現階段可能只會建造部署兩艘新型軍艦,作為東海、西海兩大艦隊的旗艦。在此背景下,清津造船廠顯然背負重要使命。
不過,5月21日的事故發生後,金正恩並未將責任只歸咎於造船部門。他指出,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所造成,是既不可有又不可接受的嚴重的重大事故、犯罪行為;事故損害了我們國家的尊威與自尊心,責任「完全在於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國家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中央船舶設計研究所等相關單位和清津造船廠的有關人員」。
朝中社用「嚴厲指責」描述了金正恩在現場的表態。這一表述一般用於極其重大的責任事件。2024年7月,金正恩曾在視察標誌性的三池淵市建設工作時「嚴厲指責」建築質量問題,並點名勞動黨中央組織指導部副部長、內閣副總理、國家建設監督相等多名高級官員,一些官員被給予停職處分、移交司法機關。
金正恩上一次公開「嚴厲指責」,則是在2025年1月。他在春節來臨前夕突然召開勞動黨中央書記局擴大會議,以解決兩起「肆無忌憚搞特權」的腐敗事件,並直接宣佈「解散」一個郡級黨委。
這一次,北韓相關部門的後續處分尚不清楚,金正恩要求相關部門和造船廠首先要在一個月內迅速修復因下水事故而受損的驅逐艦,並將此上升為「直接關乎國家權威的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業務性問題」。
金正恩還指出,將在下月召開的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對這一「不負責任的嚴重錯誤」進行立案審查。5月21日,北韓中央政治局剛剛作出在6月下旬召開黨中央全會的決定。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決策是否與同一天發生的下水事故直接相關。
作者: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