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下狠手」,哈佛國際生怎麼辦?
「很魔幻,但它確實發生了。」香港時間5月23日上午,正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張易言(化名)無奈地對新京報記者說,「現在大家都在等待學校進一步的應對,然後再考慮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政府5月22日宣佈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SVEP)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隨後,哈佛大學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政府這一報復性舉動是「非法的」。5月23日上午,哈佛就此起訴特朗普政府。
據多家美媒報導,哈佛大學在起訴書中稱,這是特朗普政府對哈佛拒絕政府控制哈佛要求的「最新的、明顯的報復行為」,哈佛請求法官立即阻止國土安全部部長基斯蒂·諾姆的命令。
哈佛大學和特朗普政府之間的「鬥爭」已經持續月餘。此前,特朗普政府凍結了哈佛大學數十億美元聯邦資金,要求哈佛大學作出系列整改。哈佛拒絕屈服,並以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為由起訴特朗普政府。
特朗普隨後威脅要撤銷哈佛大學的免稅資質,並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的資質。如今,其中一隻靴子落地,哈佛國際學生的未來岌岌可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反對將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關做法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和國際信譽。毛寧說,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中方將堅定維護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
「給全美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基斯蒂·諾姆致信哈佛大學通知了這一決定。信中稱,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已被撤銷,即刻生效。
諾姆在信中說,招收國際學生和僱傭外國人是一項「特權」,而所有高校都必須遵從國土安全部的要求,包括根據SEVP規定的報告要求,才能保留這項特權。
「由於您多次拒絕向國土安全部提供相關信息,同時持續營造不安全的校園環境——對猶太學生充滿敵意、宣揚親哈馬斯的情緒、推行種族主義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您已失去這項特權。」諾姆表示。

今年2月,特朗普上台不久就向美國大學「開戰」,以打擊校園內的反猶主義為由要求許多學校作出整改,否則就凍結其聯邦撥款。此後幾個月內,數十所美國高校遭到特朗普政府調查,其中多所高校被凍結聯邦資金。
在受影響的大學中,哥倫比亞大學作出了妥協,接受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整改要求,包括在校園內新增30名有逮捕權的校園警察、禁止在學術機構內外舉行抗議、參加抗議不得佩戴口罩遮擋臉部等。隨後,該校重新獲得了被凍結的4億美元聯邦資金和合約。
但哈佛大學拒絕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系列改革重組要求,是首個這麼做的美國大學。這些要求涉及該校招聘、教學、研究、校內管理等多個層面,並要求關閉多樣化、公平和包容性(DEI)辦公室、停止相關項目。隨後,特朗普政府先後凍結了哈佛大約27億美元聯邦資金,還有數十億美元資金處於審查之中。
如今,哈佛大學和特朗普政府之間的「戰火」進一步升級。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撤銷哈佛大學SEVP資質,這意味著,哈佛大學在2025-2026學年禁止任何持F/J簽證的非移民身份外國人入學。與此同時,現有的持F/J簽證的非移民身份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到其他學校,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SEVP認證是美國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必要條件,有了SEVP認證學校才能向被錄取的國際學生發放用於申請美國簽證的材料。
早在4月16日,諾姆就曾致信哈佛大學,要求哈佛在4月30日前提交國際學生的「非法和暴力行為」記錄,包括「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主義」「對美國價值不友好」的記錄,否則將取消該校招收國際學生的資質。
4月30日,哈佛大學表示,已按照法律要求提供了相關信息。不過,美國國土安全部稱,該校沒有具體說明提交信息的範圍,因此無法確定其遵守要求的完整性。
諾姆在5月22日的信中說,她給予了哈佛又一次遵守要求的機會,但哈佛仍然沒有提供充分的回應。由此,國土安全部採取了取消哈佛SEVP的措施,「向哈佛大學和所有希望享有招收國際學生特權的大學發出明確信號:特朗普政府將根除社會和校園中的反美主義和反猶主義邪惡」。
隨後,諾姆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讓這成為對全美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一個警告。」
「比起慌亂,更多的是麻木」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再次施壓,哈佛大學第一時間作出回應。該校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全力維護哈佛大學接收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乃至整個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聲明還表示,哈佛正在迅速採取行動,為哈佛社區成員提供指導和支持。聲明進一步稱,「這一報復性行動可能對哈佛社區和我們的國家造成嚴重傷害,並損害哈佛大學的學術和研究使命。」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動可能會影響到正在哈佛大學就讀的數千名國際學生。根據哈佛大學公佈的數據,截至2023年秋季學期,國際學生佔哈佛學生總數的27%以上。哈佛大學目前在冊的國際學生近6800人,來自140多個國家,其中大多數攻讀研究生課程。
新華社援引美聯社報導指出,哈佛大學2025屆畢業生將於下週畢業,獲得學位的學生可以正常畢業,但未獲得學位的學生需要轉學,否則將失去在美國合法居留的許可。已經錄取但未入學的國際生無法在秋季入學,除非政府改變決定或者法院介入。
張易言告訴新京報記者,截至5月22日晚十點多,學校還沒有給學生發任何正式通知,只是讓國際學生不要慌,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這一次的影響很直接,如果三天內不解決這件事,哈佛所有依賴SEVIS(學生及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的國際學生、訪問學者甚至教授都需要轉學或者離境。」張易言說,他個人的話,到了必要的時候可能會考慮轉學到其他大學,「但這也並非易事。」
美國國土安全部在給哈佛大學的信中提出,如果哈佛大學希望在即將到來的學年之前重新獲得SEVP認證,就必須在72小時內提供其要求的所有信息。
這些信息包含六個方面,主要是過去五年內,哈佛大學招收的非移民學生在校內外進行非法活動、危險或暴力活動、對其他人進行威脅、紀律處分、剝奪其他人權利、參加抗議活動的記錄,包括電子記錄、音頻及影片,不管是官方記錄還是非官方記錄。
此前,特朗普政府曾撤銷了上千名國際學生的簽證,在美國大學校園內引發了強烈不安的情緒。隨後,超過100名受影響的國際學生聯合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一直到4月底,特朗普政府撤回了此前取消的超過1500名國際學生簽證的決定。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2日,美國劍橋,數百名抗議者,包括學生、教授,甚至美國哈佛大學所在的馬莎諸塞州劍橋市市長,冒著嚴寒,抗議特朗普政府威脅削減哈佛大學經費。圖/IC photo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質幾個小時後,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一名聯邦法官簽發禁令,在此前關於取消國際生簽證的案件審理期間,禁止特朗普政府終止全美各大學國際學生的合法身份。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這項禁令還禁止特朗普政府在相關訴訟審理期間,因移民身份問題逮捕或拘留任何在美國際學生。報導稱,雖然很多國際學生成功地以個人身份挑戰特朗普政府,保證了自己留在美國的權利,但這項禁令是第一個保證所有在美國際生合法身份的禁令。
有美媒指出,這項禁令可能會阻止特朗普政府兌現其對目前就讀於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的威脅。也有分析指出,哈佛大學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對國土安全部的決定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叫停實施。
但對於目前正在哈佛就讀的國際學生而言,前景仍一片灰暗。在被問及國際生群體是否很慌亂時,張易言說,「比起慌亂,可能更多的是麻木吧……自從特朗普上台以來,針對高校採取的荒唐行動已經太多了。」
新京報記者 謝蓮